Whereis足跡/迴歸自然的青松米

圖・文/Whereis 足跡

「我當時以爲念環境工程,可以學到更多有關環境改善的內容,沒想到環境工程的重點在於『工程』而不是『環境』」賴青松回想到過去進入大學時,原本的滿腔熱血,如何與現實逐步的妥協。「即便出了社會之後,一直在尋找如何回到祖父走過的那條田埂路。」賴青松回憶他過去成長的歷史,那是一個屬於臺灣大冒險的年代,隨着經濟的起飛,許多年輕人農村走入城市,賴青松的父親也不例外,但是大冒險代表有着大風險,沒有躲過風險浪頭的賴爸爸,在賴青松12歲那一年,帶着全家回到了農村。

同時經歷過都會與農村生活,帶給賴青松的是一種文化的震撼。當他隨着祖父的手,把一株株的幼苗,種在土地上,看着他們成長。到了秋天,結實累累的稻穗,必須要彎着腰,一刀一刀的從田裡把收成,細心的脫榖、曬乾,才能在冬天過年的時候,享受一整年頂着太陽辛勤工作的收穫。這樣的循環,在現代人眼中,根本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太慢、太慢,一直是年輕人,選擇遠離土地的藉口。但是賴青松,似乎是樂此不疲。大學畢業之後的他,從環境研究一直到主婦聯盟,他總是在尋找那種帶着童年的芳草香。

「我後來跟太太選擇在宜蘭種田,也是一種因緣際會。雖然知道那種屬於祖父的芳草香很棒,但是歸根究柢,我還是有一半的血液屬於都市小孩,只是拿到的田地太大,如果光是青菜,真的有點浪費,纔會選擇來種稻米。」就這樣,賴青松2001年,第一次從頭到尾,投入種稻行列中,只是內行門道外行看熱鬧,種稻這種看來輕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的工作,賴青松把它取名叫做「重農業」相較於三個月就可以採收的青菜果園,則是簡單無負擔的「輕農業」。賴青松在這場「重農業」的投資中,放入了不少的人力成本,爲了要實踐環境有機與自然的理想,他得比其他老農們,更勤勞的除草除蟲巡田水。一整年的辛苦下來之後,把稻米都整理好了,才發現問題更嚴重了。一堆的白米,卻不知道該如何消化出去?再這麼意志頑強的賴青松,似乎也不得不選擇先撤退保留戰力

那一年,他重新拿到獎學金,再次前往東亞的農業大國之一日本取經。而放在米倉的米,則是由妻子半買半送的慢慢的出清。原本以爲這又是一個錯誤嘗試,可是就在賴青松,到了日本之後,他的信箱,突然像是春天的小草一般的,冒出了對於青松米的回饋。「青松,我們上次買的米已經吃完了,太好吃了,你明年什麼時候開始種?我們可以先預約嗎?」「青松,我兒子吃完你種的米之後,一直說還想要吃青松叔叔種的米,因爲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米。」「青松,你的米到底怎麼種的?怎麼吃完會有一種來自蘭陽平原的芳草香?」這些Mail持續不斷的告訴賴青松:「嗨,你快回來吧!」賴青松這時候才明白,原來農業的回饋就像它們的成長過程一樣,需要時間去醞釀與熟成的。

就這樣,賴青松2004年從日本學成回到故鄉,組織了「榖東俱樂部」。這是一種改革式的農業生產模式,把過去農民必須靠天吃飯的風險,平均分擔給「榖東」們,農民也是「榖東」的一份子,大部分住在都市的榖東們,用錢來支持俱樂部,而農民則是用力量來協助俱樂部的運作。榖東們隨時都可以到農田來看看屬於他們的榖子,也歡迎都市榖東下田親自除草、割稻,到秋天,經過有經栽培出來的稻米,賴青松會依照「榖份」將這些稻米,寄送到每位榖東的家中,這樣的模式使的榖東俱樂部,不但是農民得到了生活的保障,都市榖東們,也得到了安全、有機又帶着感情糧食

就這樣「榖東俱樂部」已經準備邁入第十個年頭了,而且在經營模式,也有更完善而且有效率的改變,但是從愛土地、保護環境、種植出安全的糧食,還是「榖東俱樂部」的最大宗旨。我們後來問了賴青松,有沒有可能增加耕種面積來因應更多人希望加入「榖東俱樂部」。賴青松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我就是要脫離大量生產所造成的弊端,怎麼可能再次回到那樣的循環當中呢?」所以,想要吃到安全、健康的稻米,還是得動作快,搶當2013年的榖東,好像快要開始了。【Whereis足跡】 http://joel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