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落地摁下啓動鍵 哪些行業要“變天”
6月17日,百度與ARCFOX極狐聯合發佈新一代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該車基於高端智能純電SUV極狐阿爾法T打造,無人駕駛能力較上一代車型有近10倍提升,複雜城市道路送達成功率高達99.99%。同時,Apollo Moon整車成本約48萬元,僅爲行業L4級自動駕駛車型平均成本的1/3。
在北京市亦莊地區的街頭,打開百度地圖App,你就能呼叫一輛名副其實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網約車)。這些頂着攝像頭、激光雷達、傳感器等各種設備的無人駕駛網約車,已經能與其他社會車輛“並駕齊驅”。
雖然隨車安全員仍然坐在主駕駛位置,但在記者近5公里的社會道路體驗中,這輛車自行完成了起步、提速、併線、跟車、轉彎、避障、靠邊停車等操作。“我們每接管一次都要記錄下來並向工程師反饋。通常一天跑下來,需要主動接管的次數並不多。”而在北京首鋼園內,駕駛員位置上沒有安全員的百度共享無人車也已經啓動了常態化運營。
6月17日,百度與ARCFOX極狐聯合發佈新一代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該車無人駕駛能力較上一代車型有近10倍提升,複雜城市道路送達成功率高達99.99%。它還具備全傳感器及計算單元冗餘,完善的失效檢測及降級處理策略,支持5G雲代駕、V2X等功能。通俗地講就是,即使一套系統失效,也能確保整車仍然執行駕駛指令,將乘客送到安全地點。
“自動駕駛從‘試’到‘實’,這一天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百度Apollo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表示,作爲一款可投入規模化運營的無人車,Apollo Moon具備真正主駕無人自動駕駛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該車成本約48萬元,僅僅是行業L4級自動駕駛車型平均成本的1/3。“這能讓Apollo Moon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從而爲共享無人車真正走向大規模商業化奠定基礎。”
據透露,百度與極狐計劃在未來3年落地1000輛共享無人車。到2023年,百度Apollo計劃在30座城市佈局3000輛Robotaxi。此前,中金公司預測稱,2020年-2025年將成爲我國向高階自動駕駛跨越的關鍵時期,到2030年前後,有望實現城郊及城市道路的高度自動駕駛,2035年後有望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事實上,從無人駕駛網約車在部分區域上線運營,到抗疫前線無人駕駛車運輸防疫物資和生活物品,再到無人駕駛卡車在礦場、港口的陸續上崗,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悄然從科幻片中走向現實。於是人們不禁產生了些許疑問:無人駕駛離大規模應用究竟還有多遠?它又會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
從“試”到“實”,無人駕駛蓄勢待發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百度率先在北京市海淀區、亦莊地區的指定區域內展開Robotaxi的試運營。隨後,小馬智行、滴滴等公司的Robotaxi產品也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上線了定點約車服務。
儘管目前這些Robotaxi只能在特定道路範圍內行駛,乘客也只能在系統中選擇固定上下車地點,但與過去只能在封閉園區內試驗相比,它們開上路況更復雜的公開道路,顯然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自動駕駛出租車作爲智能網聯技術在共享出行場景下的重要落地應用之一,具有最先實現商業化推廣和落地的潛力。”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監事長馬建認爲,Robotaxi將會成爲自動駕駛最有可能實現推廣的突破口。
在網約車行業,無人駕駛向來是各大科技公司競相爭奪的技術制高點之一。但過去受制於成本高昂等問題,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商業化前景並不被人看好。
“之前,因爲絕大多數無人駕駛車還處在研發測試和Demo階段,都是靠‘堆料’的方式改出來,成本居高不下,一輛無人車成本動輒上百萬元。所以大家總說,無人駕駛車跑得不錯,但是成本太高了,離實際應用還比較遠。”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羣組高級產品運營經理王勝男近日在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百度率先公佈量產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的整體成本爲48萬元,5年內攤銷在每個月就是8000元,“與目前網約車運營成本相比,這個數字讓我們看到了商業化應用的希望。”
據她介紹,目前百度Apollo已經獲得智能駕駛專利達2900件,擁有244張測試牌照,自動駕駛路測里程超過1200萬公里,並且每天以4萬公里速度增長,相當於每天繞地球一圈。百度Apollo的Robotaxi服務總人次在21萬以上,後端收到用戶評價超過1萬多條,整體平均滿意度在4.9分以上。
據瞭解,爲了實現無人化運營,以高端智能純電SUV極狐阿爾法T爲基礎打造而成的Apollo Moon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包括四門鎖獨立控制、上下車動態身份認證、後排乘客狀態檢測等功能,併爲乘客提供安全帶提醒、語音交互、App控制空調車窗、智能車門等功能。
“在4年前開發極狐平臺的時候,我們就種下了智能出行的種子。”北汽藍谷總經理代康偉告訴記者,從底盤的操控性到整車軟件的開放度,極狐一開始就爲無人駕駛做了相應專項的開發定義。
她表示,無人駕駛可在特定的使用場景下創造新價值。“極狐與百度聯合發佈了一款真正的共享無人車,它的到來不僅預示着極狐在佈局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也爲某些商業模式創新賦能。”
在代康偉看來,隨着智能化、電動化技術變革一浪高過一浪,汽車、出行產業的包容性將越來越強。“我們不僅要展示科技的包容性,也要有產業的包容性。極狐品牌與許多夥伴展開跨界合作,探索了很多有趣的新課題。”
事實上,無人駕駛技術所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使其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融資規模約431.62億元,較2019年增長30.19%。正如申港證券報告所分析的那樣,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自動駕駛行業逐漸獲得資本認可,產業鏈相關的企業也受到了互聯網巨頭和汽車龍頭的重視。
目前,智能駕駛領域的市場競爭已經空前激烈。百度、華爲、大疆等科技公司也不斷深入該領域,蔚來、小鵬則走起了車廠自研路線,大衆等傳統整車製造企業也加大了對該領域的投入。
讓無人車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先跑起來
“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毫無疑問將是一場持久戰。在試驗階段,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能夠處理很多複雜路況,但在公開道路上商業化應用與試驗場內畢竟有着巨大的不同。預計無人駕駛出租車/網約車不會很快成爲市場主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教授強調說,網約車、出租車的使用環境相當複雜,可能出現各種非預期事件。
曾有人形象地比喻說,推廣無人駕駛就像當年普及4G網絡,只不過技術更復雜、安全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廣。
“想象一下,如果只有少數人能用智能手機和4G網絡,大多數人還是用功能手機,那麼當初移動互聯網時代不會到來。自動駕駛也是一樣。”有業內人士判斷,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是典型的雙邊平臺經濟模型,如果只有極少數人用得起無人駕駛,則很難真正激活這一藍海市場。
“無人駕駛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一輛車、十輛車、百輛車上,也不應該僅侷限於固定的區域、城市,應該適應更多、更廣的範圍。”某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高管認爲,如果無人駕駛車輛未經過大規模示範應用,相關技術沒有進行規模性的測試和評價,其商業化落地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楊小林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汽車智能化還無法支撐無人駕駛車輛大規模普及,但在某些特定場景和特定行業中可以率先落地生根。“比如物流運輸、礦車和封閉景區內的旅遊觀光車,無人駕駛能夠實現更高效、更安全的運輸。”
他認爲,必須要讓無人駕駛車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先跑起來,通過不斷的場景化推廣,才能更好地加速車輛的自主學習和進一步推廣。
“智能駕駛、無人駕駛涵蓋了相應的硬件、軟件、汽車製造、通信、路面網絡等諸多複雜要素,全世界都在持續探索。”王勝男坦言,提升無人駕駛車輛在路運營實用性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唯有各方攜手同行,才能無限接近成功。”
有趣的是,除了在貨運上大展身手,尚未完全落地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在乘用車領域掀起了一股新風潮。
無人駕駛網約車會“消滅”誰、造福誰
“儘管無人駕駛網約車還只能在固定區域內行駛,但如果以後大規模鋪開了我還是會優先考慮的。畢竟它能讓我免去考駕照、買車、養車和尋找停車位的麻煩。”在北京亦莊的街頭,一位剛剛體驗完Robotaxi的年輕人告訴記者,自己爲何對這個新鮮事物興趣十足。
“在我們收到的用戶反饋中,幾乎所有用戶都認爲,共享無人車的出現讓他們相信‘科技讓生活更加美好’。”王勝男透露說,有80%的用戶表示會將Apollo GO視爲日常出行的工具,有36%的用戶認爲無人駕駛技術已經趨向成熟,可以與出租車、網約車相媲美。更重要的是,在體驗後,不少用戶考駕照和購車的意願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楊小林直言,長期來看,無人駕駛技術對汽車、出行行業可能造成顛覆性影響。“比如,無人駕駛出租車讓出行更便捷、更高效,到時可能會極大影響用戶購車的積極性。”
當無人駕駛時代真正到來後,汽車會完全成爲代步工具嗎?各大汽車品牌又將如何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呢?
“我們希望打造兩個標杆,一是在有人駕駛的情況下,極狐是性能車的標杆;而在無人駕駛時,我們是全球智能化技術的標杆。”對於上述問題,極狐汽車副總裁王秋鳳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表示,隨着汽車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除了車輛本身以外,一輛新車還需要增加更多能力模型。“包括芯片算法算力、高精地圖、激光雷達、車路協同解決方案的等,這些都需要車企與科技公司進行密切協同。北汽在這些方面都做了提前佈局,因此,極狐有能力成爲智能汽車時代的領軍者。”
“今天的極狐和過去大家想象的汽車產品,包括品牌理念都完全不一樣。”王秋鳳坦言,極狐是自動駕駛技術積極的擁抱者,“我們也不排除和其他企業的合作。”
“如果將來Robotaxi能夠穩定運行,那不僅會對網約車、出租車行業造成巨大影響,也可能會顛覆不少商業模式。”盤和林提醒說,隨着自動化、無人化等級水漲船高,未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穩定性將直接影響汽車品牌的市場口碑和美譽度。
一位接近百度自動駕駛團隊的知情人士表示,未來3-5年內,汽車行業智能化競爭將聚焦於無人化競爭,無人駕駛的商用化落地,將成爲各個企業競爭的新焦點。
“如果真正進入無人駕駛時代,那些只做代步用車的品牌估計會日薄西山。”楊小林預測說,對於主攻中高端市場的車企來說,由於用戶需求的變化,必須通過全方位的體驗升級來打造更吸引他們的產品或技術標籤。他同時表示,在技術上實現L4級無人駕駛並不難,但要在公開道路上落地還面臨諸多挑戰。“例如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用戶的接受度,還有法律法規的升級和完善。”
儘管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被認爲是一場持久戰,但無人駕駛技術帶來的種種變化已經撬動了汽車業漫長的產業鏈,並改變了消費者的心理。當然,這也爲百度、極狐等新老玩家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未來,汽車可能會像手機一樣成爲智能終端,爲人們帶來很多新樂趣和新價值。這也和極狐品牌‘生而破界,有何不可’的定位不謀而合。”在代康偉看來,以無人駕駛爲目標的高級別智能駕駛可以“製造時間”,用戶不用自己駕駛汽車,他在車內的時間就被製造出來。在實現無人駕駛的基礎上,智能座艙接入的娛樂、消費等一系列服務就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