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調研1688,關注數字供應鏈模式

(原標題:武漢大學調研1688,關注數字供應鏈模式)

1月24日,武漢大學通過調研源頭廠貨直銷平臺1688,形成《1688工業品助力內貿產業鏈供應鏈穩鏈強鏈》報告。

作爲我國工業經濟命脈的“毛細血管”,中小企業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我國產業安全。

報告認爲,以1688爲代表的數字供應鏈平臺,尤其是其建立的工業品專業標準庫、產業帶數字地圖和垂直產業鏈等舉措,有助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維護產業安全。

據悉,該報告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數字經濟與智能商務系主任張敏撰寫,報告調研歷時半年。

在張敏看來,目前中小企業在工業品領域面臨三大普遍痛點。

第一,產業鏈細分產品太多、太散,產品關鍵數據缺乏統一標準,市場難以互通互認;第二,中小製造企業的產品定位與適用性無法充分延展,產業鏈“路徑依賴”;第三,源頭產地數字化進程較慢,信息閉塞導致其與產業鏈銜接鬆散,供需匹配低效。

報告認爲,針對於上述痛點,1688工業品提供了較爲完整的解決方案。

(武漢大學報告內容摘要)

首先,1688工業品建立了專業標準庫,統一工業品的專業化表達,這相當於“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據統計,標準庫已涵蓋59個垂類行業,涉及專業化商品9200萬件,節約30%-50%的採購時間,降低10%-20%的溝通成本,僅需7分鐘即可完成8萬個商品SKU的發佈,實現10%~15%的銷量增長和至少5%的新客戶增量,同時提速了商品觸網、買家找貨、賣家鋪貨的“最初一公里”。

其次,建立產業帶數字地圖,爲每個商家打造專屬名片,並將3D與VR技術嵌入地圖以刻畫生產圖景,買家可與廠長連線看廠,突破地域侷限考察源頭工廠的工藝,同時將地理搜索場景與電商銷售場景深度融合,在地圖上檢索定位到商家後,點擊即可直接進入店鋪選購。

報告認爲,產地地圖實現了商家資質詢盤點、工廠實景觀測點和“定位—採購”銜接點的“三位一體”。1688產業帶數字地圖,爲產業在地理層面的協同賦予了可視化的錨點,拓寬了實體產業的數字價值,同時,也增強了我國產業鏈佈局的戰略縱深和迴旋空間。

另外,1688還建立了垂直產業鏈,搭建上下游產品的掛接圖譜。例如美容儀產品,可通過搜索“上游產品”,獲取電源、加熱元件、振動器、傳感器、充電電池等組件信息。採購方也可直接詢問“什麼電池類型的鋰電池適應於美容儀”;系統會給出可用的電池類型、額定電壓、容量等參數,並匹配生產廠商。當前,1688已對200種產品進行上游產品拆解,共匯聚6萬組中間品產品主功能,幫助採買點擊轉化率提升20%以上。

張敏認爲,1688工業品建立的標準庫相當於中國工業品流通標準體系建設的“新樣板”,產業帶數字地圖成了打通數實壁壘穩鏈強鏈的“新公器”,而建造垂直產業鏈則相當於產業鏈全鏈條多了一部“新百科”。

“這是平臺型企業積極投入產業鏈韌性建設的中國故事,也爲平臺經濟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典型案例。” 張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