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政策四不像 兩面不討好
國內旅宿業缺工問題嚴重。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觀光旅宿業喊開放聘僱移工多年,然而疫情三年下來,人力缺口擴大,正好讓旅宿業以復甦觀光爲由,將缺工聲量開到最大,勞動部看似堅守防線,雖未放行,然而寄望放寬僑外生留臺限制,好補足旅宿業勞力缺口,卻是根本下錯藥方,落得政策四不像、兩面不討好。
開放旅宿業聘移工茲事體大,不但衝擊本國人就業機會,少子化的年代,各行各業終難逃勞動力短缺困境,倘旅宿業成爲第一個開放移工的服務業,恐將引發破窗效應,往後招募不到人的服務業,都要求比照辦理。
旅宿業萬年低薪,旅宿房務清潔人員平均薪資三萬元不到,在各職類別倒數第四。也因此,勞動部一再強調提升薪資爲首要,試辦爲期一年的「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設立三萬元薪資門檻,並運用媒合人海戰術,但業者多堅稱應徵的國人不符需求,實情是業者因爲設有薪資門檻,因此對於應徵人力「挑三揀四」,推介率始終在一成左右打轉。
如今傳出行政院跨部門研商以僑外生作爲替代方案,補實旅宿業房務人員缺口。雖說聘用僑外生對旅宿業非新鮮事,不少觀光飯店以建教合作模式,讓觀光餐旅科系的學生實習,其中也不乏僑外生。但數據顯示,建教合作的留任率僅百分之六、七,如果本國畢業生都不願意做的房務清潔,爲何預設同等學歷的僑外生就會願意投入?
再者,旅宿業缺的是基層房務人員,硬將房務員歸納爲中階技術人力,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此外,延攬外國人才才當然是正確方向,但放寬中階技術業別,需要更堅實合理的論述,不能只是單爲旅宿業解套,留下不良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