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精蓄銳宜溫補 冬季養生重在“藏”

轉自:人民政協報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爲春季的勃發做儲備。冬天來了,要這樣養生——

溫補爲主,但不可盲補。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調養作息,早睡晚起。立冬之後,要逐漸養成多睡一會兒的習慣,養護陽氣。《黃帝內經》中指出:“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們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後再起牀。

注意保暖,防心血管疾病。立冬之後,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非常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颳大風時最好不要迎風行走。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冬季比夏季更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因此,最好在入冬時做血壓監測,根據情況調整用藥量。

適當鍛鍊,激發身體潛能。冬季養生,不能因爲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也要適當感受天氣間的寒涼之氣,走出室外,激發身體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冬季鍛鍊,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點半以後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爲適宜。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爲度。適宜的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敲打健身球等。

溫養情志,振奮精神。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