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智推公辦都更3模式 杜絕建商介入
記者劉康彥/臺北報導
八德合宜住宅弊案愈滾愈大,中央甚至揚言不再續推合宜住宅。對此,姚文智3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調他所建議的3種公辦都更模式,藉由改變機制,排除建商,讓臺北市政府扮演主導者,匡正目前可能衍生的弊端。他還說,藉空間改造促成內需成長,是最重要的一支箭 ,而且是連發箭,既是都市發展策略,也同步實現居住正義,帶動經濟成長。
第一種模式是遷鬆機、遺留400公頃土地改建大中央公園,並解放3000公頃限建區,透過補償性容積,進行大街廓公辦都更;其次是針對「第三種住宅區」老舊公寓,進行公寓型都更;第三種則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的「防災型都更」。
姚文智強調,臺北市目前有9萬多棟老舊公寓,建商沒興趣都更,政府應扛起責任,針對30年以上、目前容積率僅有225%的老舊公寓,增加一半的容積率,不過地主不必釋出土地、也不必負擔所有改建費用僅,設定50年的地上權,甚至透過權利轉換增加容積率,納入托育、日照、長照、綠地與公共停車等設施,同時也會加入社會住宅。
談到防災型都更,姚則說,他曾請教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兩人想法異曲同工,即透過公有閒置土地容積獎勵當誘因,讓周邊老舊住宅先參與都更,再改建其他老舊住宅。
姚強調,未來若當選市長,他將擴編人力成立「住宅與都更局」,由北市府扮實施者,投入都更基金,負責協調、規劃與推動,一切公開透明,沒有評審運作空間,排除建商介入。當規劃好後,才提供給營造商去建築,合理利潤大概是10%左右,營造商就不會有錢去送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