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快評丨給努力打拼的“小人物”多一些執法暖意

9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發佈情況通報:9月22日,發現針對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焦某某的網絡投訴後,我局第一時間開展調查,發現焦某某存在不當執法行爲。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焦某某警告處分,調離崗位。

據媒體報道,9月20日,一名網約車司機在搭載一名乘客時,對方在後排突然亮出執法證,要求查看司機的“證件”。司機以乘客着便裝、並且系單人爲由予以拒絕併發生爭執。後來,司機的網約車賬號被封了半個小時。

從通報看,該乘客系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焦某某。在通報中,交通運輸局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工作人員教育管理,嚴格規範執法行爲。這就認定了焦某某未嚴格規範執法。

從司機描述的事件過程看,焦某某何止是未嚴格規範執法,更是充滿了傲慢。在發生爭執後,焦某某就亮出了權力的“利劍”,通知平臺封號,而不管權力的使用是否合規。

雖然封號只有半小時,但可以想象出當時焦某某頤指氣使的態度。這種態度充滿了涼意。對很多網約車司機這些“小人物”來說,封號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

類似的還有小店主在自家門面貼廣告被罰事件。9月18日,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一位做月子餐生意的小店主反映,因爲在自家門面玻璃上貼了一張A4紙大小的招聘信息,被相關職能部門要求罰款。烏蘭浩特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其後發佈通報稱:經調查覈實,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解釋說明不到位,導致執法對象產生誤解。執法人員已當面向其闡釋說明了相關規定,並作出不予處罰的決定。

這一事件同樣體現出執法人員的傲慢。從通報中“解釋說明不到位”“產生誤解”等措辭上可以感受到,原來執法對象產生誤解是問題的根本所在,至於“作出不予處罰的決定”則可以看作是事件發酵之後執法人員的憐憫甚至“施捨”。

人們對小店主充滿同情,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店主也是“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努力爲生活打拼,也有很多人加入到網約車和送外賣行列,其中的辛苦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25億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66.9%。這些“小人物”構成了社會的基礎。這些努力打拼的“小人物”更需要執法上的暖意、善意,而不是傲慢和刺骨的涼意。相關人員應該反思 ,執法是否真正做到了善意,是否在力度與溫度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修訂後的《行政處罰法》於2021年7月施行,充分體現了各權協力、放管結合、高效便民的特點。“高效便民”是重要立法原則,充分體現出立法善意。避免“小過重罰”,對小的違法行爲以教育爲主,讓行政執法更加符合法理、事理和情理,讓每個執法相對人都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執法上的善意。

從上述兩個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或者聯想到罰款的因素。這不但會引起當事人的強烈反彈,更會引起公衆的反感。如果執法成爲了罰款的重要手段,那就是充滿了惡意。行政執法的價值絕非“爲罰而罰”,而是要達到預防違法的實際效果。

要看到,近年來,嚴格按照程序執法、公開公正執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公衆看到了更多執法人員和藹的態度和笑容。但要警惕的是,經濟下行的壓力會產生焦慮,焦慮會在基層層層傳導,會將不正常演變成正常。這會導致執法目的和態度的變形,從而嚴重損害執法爲民的重要宗旨,嚴重損害執法機關和政府形象。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