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夠!《彭博》估臺灣花6年才羣體免疫 落後南韓、泰國、菲律賓
《彭博》25日公佈最新全球新冠疫情防疫韌性排名,臺灣排名自4月的第5名下滑至第15名,若按照現階段疫苗施打速度,臺灣還要至少6年才能達到免疫,所需時間比日本、南韓、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國家還要長。
《彭博》這份防疫韌性排名針對全球53個國家進行評比,評分項目包含月病例增加率、死亡率、檢驗陽性率及疫苗接種率等。臺灣2020年11月一度排行位居第2,接續數月則維持在5至7名,但到了5月一次下滑至第15名,關鍵原因除了近期疫情升溫,僅0.6%疫苗接種率是最大的扣分項目。
對此,民衆黨立委高虹安指出統整出三大危機,盼政府能及時補足。一、疫苗施打率持續低落,據推估需6年才能達到75%羣體保護。二、PCR大塞車,校正迴歸越歸越遠、公告確診日期和採檢日期落差超過一週,疫情趨勢研判恐失準。且判讀通報時差大,感染者在等候期間往返移動怎麼辦?三、檢驗量能、病牀數、醫護人員人力皆不足,應定期對專責醫院之醫護人員快篩或PCR,以防醫療體系崩潰。
高虹安質疑,疫情現在未得到控制,每日的確診數還在持續上升,死亡案例也越來越多,近4日就有29例死亡病例,距離總統蔡英文說的預計8月底,還有近3個月的時間,是不是太久了?去年執政黨也已多次在媒體上宣稱即將取得相當數量之疫苗,但屢屢跳票,去年明明順利繞過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直接向德國輝瑞公司購買的3千萬劑BNT-Pfizer疫苗,最終還是破局。高虹安進一步表示,自從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22日提出校正迴歸一詞後,每天公佈的確診數已難以反映臺灣疫情趨勢的實況,校正迴歸數愈欠愈大,判讀確診的時間落差也愈來愈大,呼籲政府應研議是否廣設、採購高通量之全自動PCR機臺。
高虹安說,以現在臺大、林口長庚所使用的羅氏cobas 6800機臺爲例,羅氏6800可以在三小時內檢驗96個樣本,可望降低醫護人員及檢驗人員負擔,同時也呼籲政府應研議開放民間實驗室也能採檢之可行性,國內許多科研、學術機構甚至民間檢測公司其實也有可以做PCR檢測的機器,這些單位都有能力協助緩解PCR檢測分析塞車的困境,當前的疫情嚴峻,是否需要放寬對這些PCR機器的檢驗規定與人力規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納入?
高虹安表示,現在隔離病房數已經嚴重不足,許多輕症確診病患只能在家休養,也因此出現幾例因在家病情突然惡化,救治不及而不幸死亡之案例發生,且爲確保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安全,以及避免醫院陷入院內感染,造成醫療機構癱瘓的危機,政府應以「高頻率低敏性快篩方式」對專責醫院之醫護人員進行每日快篩或甚至定期做PCR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