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得代銷私募?銀行人士:確在徵求意見;私募:未有新消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沒定,還只是徵求意見。”針對 “商業銀行不得代理銷售私募投資基金”等市場傳言,有銀行人士近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監管還在跟銀行溝通。”不過,也有銀行人士表示未收到明確的文件通知。

此前,有市場傳聞稱有關部門將修訂商業銀行代銷私募投資基金相關規定,具體包括商業銀行不得代銷本通知規定範圍以外的機構發行的產品,不得代理銷售私募投資基金或通過借道其他持牌金融產品的方式變相代理銷售私募投資基金。債券、實物貴金屬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此,有銀行人士反饋確實在徵求意見中,監管近日在與各大銀行溝通。

“我們看到相關消息了,也在持續關注。”北京某頭部私募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收到什麼新的消息。

“私募行業正在加速出清。”在多位私募人士看來,如果徵求意見的相關內容後續執行,那麼對於私募行業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因爲銀行是私募代銷主要渠道,當然也會波及銀行等代銷機構”。

銀行人士:還在徵求意見

2016年,原銀監會曾印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的通知》。

通知中明確,代理銷售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由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依法實施監督管理、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委託,在本行渠道(含營業網點和電子渠道),向客戶推介、銷售由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的代理業務活動。

這也就意味着,商業銀行代銷業務必須是受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委託。

因私募機構不持有證監會管理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因此商業銀行不得直接代銷其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

據介紹,銀行私行不能代銷私募基金,但是可以代銷信託,因此目前的普遍操作是,由持牌信託公司發行信託集合理財計劃,也就是陽光私募方式,然後聘請私募機構出任管理人,相關產品即可在商業銀行渠道內進行銷售。

對於最新的消息稱有關部門將修訂商業銀行代銷私募投資基金相關規定,銀行人士反饋在徵求意見。

事實上,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掌握着非常多的高淨值客戶資源,是私募最重要的代銷渠道之一。

相關數據也可以佐證,2022年,資本市場大佬董承非奔私後的首批私募產品 “睿郡承非系列新產品”募集中,共有10家機構參與首發代銷,其中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等五家銀行,興業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四家券商和第三方機構好買財富。

據悉產品最終累計募集金額達45億元,主要來自銀行渠道代銷,招商銀行排第一,代銷金額超10億,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和寧波銀行緊隨其後。

有銀行人士表示,私募是高淨值客戶的主流選擇,如果商業銀行確定不能代銷,對行業影響應該不小,特別是一些大中型私募基金,這些私募基金的銀行客戶佔比較高。

私募人士:未收到最新消息

2023年以來,在監管持續發力背景下,私募行業在加速扶優限劣。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基協註銷了2537傢俬募的登記,其中協會註銷、主動註銷、依公告註銷的分別有1905家、584家、48家。從機構類型看,全年註銷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有1725家、730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註銷類型上,不同於2022年,2023年協會註銷的私募數量明顯多於主動註銷。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註銷超800傢俬募。與此同時,多傢俬募機構受到中基協的紀律處分,一些違規行爲嚴重的私募機構,還受到轄區證監局的調查和處罰。

對於最新的市場消息,北京某頭部私募人士表示會持續關注,目前還沒收到什麼新的消息。

有私募人士表示,未來如果失去銀行這一重要的代銷渠道,那麼將對私募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隨着政策的陸續出臺,小私募會進一步被清理,以後主要還是業績比拼,引導管理人把業績做好。”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如何克服劣勢做好業績成爲擺在私募機構面前的一道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