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電動汽車是機遇而非威脅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7月19日社論,原題:中國電動汽車是機遇而非威脅 發達國家的政府都發誓要在未來幾十年內實現經濟脫碳。但是,一些國家在限制進口中國製造的綠色技術,而沒有這些技術,脫碳將需要更多時間和金錢。在某個時刻,西方將不得不在氣候目標和保護主義之間作出選擇。如果保護主義必須讓步,對每個人都更好。

這種矛盾在電動汽車上體現得最爲明顯。歐盟已承諾到2035年逐步淘汰燃油汽車銷售,美國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促進國內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業。然而,即使在電動汽車普及方面步履蹣跚,大西洋兩岸的領導人仍宣稱中國進口汽車構成所謂“威脅”。

在美國,這種威脅完全是想象之物。美國幾乎沒有進口任何中國電動汽車。鑑於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在歐洲,中國製造的汽車加速流入真實存在。去年,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中,近1/5是在中國製造的,其中一些是西方品牌。但與2023年歐盟1050萬輛汽車的銷量相比,中國汽車仍佔很小的一部分。

西方早就該有分寸感了。如果歐洲認真對待其電動汽車目標,那麼問題不在於中國進口太多,而在於中國進口太少,因爲歐洲自己的行業在擺脫內燃機技術方面進展緩慢。說實話,在低價位車型市場,如果不歡迎中國的高性價比汽車,歐洲的電動汽車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同樣,如果沒有更便宜的車型,美國也不太可能大規模採用電動汽車。鑑於美國的公共補貼絕大部分給了最富有的消費者,生活成本危機使得民衆負擔能力變得更加緊迫。

正如二手市場所顯示的那樣,消費者對價位更低的電動汽車有着巨大的潛在需求。西方應該歡迎中國進入這些市場,無論是通過進口,還是通過在當地建立生產設施。可喜的是,英國沒有加入關稅戰。

西方國家政府不應一葉障目。中國可以在發達國家的脫碳進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尤其是在向零排放交通的快速轉型當中。當然,這需要考慮西方國家刺激國內綠色產業的需要,以及北京與西方地緣政治衝突的更廣泛背景。但確定中國在哪些方面可以提供幫助,必須成爲西方經濟戰略和外交的一部分。(陳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