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科學:從多重人格到精神解析

身爲一名遊戲玩家,或是動漫乃至電影愛好者,對“多重人格”這一概念,大體都不會陌生。在各種懸疑、恐怖、推理等劇本的廣泛使用下,多重人格已經和幻覺、失憶、夢結局一樣,成爲方便爲故事增加氣氛、製造誤會、收回伏筆、強行結局的萬能補丁。不過若認真分析這一名詞在現實中的來龍去脈,就會對此有着更多的認知理解。

現實中的多重人格障礙,醫學上一般將其歸類精神疾病的一種,正式學名爲“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表現症狀自然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一個人體內存在着複數人格,在不同場合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自我認知,只是在絕大多數患者身上表現地並不明顯,通常只是暫時性的認知障礙

而放到虛幻作品中,對多重人格的塑造描寫就難免誇張直接。要麼體內隨便就有七八個人格,男女老少隨意切換,甚至連外表特徵都能跟着改變;要麼人格本身神通廣大,切換記憶交流經驗,偶爾還有精神方面的超能力;至於那些不太“科學”的作品裡,對多重人格的解釋就更是五花八門,催眠洗腦靈魂附體、基因進化、平行世界……反正是怎麼炫酷怎麼來,要得就是噱頭。

具體到大家熟悉的遊戲,以多重人格爲主題,或是有着多重人格角色的作品也爲數不少。《潛龍諜影》從PS上的初代開始就一直安排“靈魂不散”的液體蛇作爲伏筆,而最終在四代裡交待這個所謂的人格只是左輪自己演出的一場精彩戲碼;《寄生前夜》同樣是在初代開始就圍繞着阿雅和體內線粒體生命的人格做文章,同樣也是在三代給出了一個答案來解釋一切;《超凡雙生》更是從名字公佈開始,就表示會以雙重身份的人格來作爲故事貫穿始終的線索設定,正如標題中“Two Souls”所代表的含義一樣。

一代經典《最終幻想7》對這方面同樣有所刻畫,克勞德和扎克斯之間的複雜關係,記憶的繼承和人格的暗示,讓克勞德這個角色在歷代FF主角中也是最有深度的一位,可以說正是因爲他故事前期隱藏的真正人格隨着進展慢慢被髮掘出來,才完成了這個角色的最終蛻變和昇華,而這也正是不少作品安排多重人格所要體現的意義

當然還有不少作品則單純只是把多重人格當成塑造屬性的一部分,注重角色的類型如格鬥遊戲、推理遊戲乃至美少女遊戲中都有不少角色設定就是如此,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依據也不需要多麼的合理化解釋,男女兩性人格共有的、隱藏人格是殺人鬼的、神仙轉世外星人借體的……這方面想必動漫愛好者會有更多體會。

刨除太多亂力亂神的設定不談,相對比較寫實的作品,對於多重人格現象的成因多采用現實中醫學的研究結果,即往往由情感創傷引發———特別以童年期的精神創傷多見,恐懼、悔恨、憤怒等強烈感情的衝擊下讓患者有了新的自我人格,隨着成長逐漸完善表現出和原本截然不同的特質。

至於在作品中的實際表現,從遊戲到影視,多重人格之間彼此的交流互動往往是引發情節的關鍵要素,有些人格之間能互相溝通,有些則記憶互不分享,還有些人格地位並不平等,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偶爾還要有腦內會議爭奪主導權等複雜情況……以電腦來比喻,人格就好比不同等級的帳號,雖然用的是一個系統,但在共享內容,操作權限上有所差別。

在精神疾病分類中,和多重人格有着關聯的另一類症狀,則是精神分裂,相比現實中可謂極爲罕見的多重人格患者,精神分裂則顯得更爲普遍,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而部分最嚴重的精神分裂者甚至可以虛構出一個和自己對話的存在——這點看起來和多重人格無疑十分相似,事實上以大家熟悉的《寂靜嶺2》來說,扣除寂靜嶺這一設定,主角自身的經歷就完全可視爲精神分裂者的典型表現,這也是《寂靜嶺2》被譽爲心理刻畫最爲巔峰一作的描寫所致。在現實中,不少一度曾被認定的多重人格患者最後被證明仍屬於精神分裂的範疇,他們的“另一人格”往往是被有意無意的暗示引導所致,並非真正的個體識別。

不論是精神分裂還是多重人格,所牽扯到的都是人類自身最爲神秘的腦領域,人類進入現代醫學的領域後開始全面意識到記憶來自腦部,又經過足夠漫長的臨牀試驗和病例分析,才能初步瞭解大腦皮層中一些對應的功能,而如果要再進一步,想要了解清楚記憶以怎樣的方式存儲在神經元,只怕所付出的時間代價不亞於星際旅行、人工智能等方面。

很長時間以來,人類對記憶的認知都沿襲最初的實驗,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瞭解到受試者可以因而獲得不同的感知,氣味、聲音、顏色等以往的記憶碎片能夠一一再現出來,彭菲爾德在1954年提出了“中央腦系統學說”。這一學說認爲:顳葉間腦環路是人類記憶的主要區域,如同一個錄音錄象裝置把人的全部經歷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這種記錄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未被人主觀意識到,但它的確是客觀地實現了。因此,對這一區域施加特殊的刺激時,一些在通常情況下根本無法回憶的往事便被回憶起來。

不過在80年代後期有部分學者開始認爲記憶涉及到微觀世界更爲複雜的物質規律,試圖將記憶定性爲更爲高級的活動,儘管基本停留在假設階段沒有證實,但也給了不少科幻作品以啓發,在小說遊戲裡提出了不少聽起來頗爲玄妙的理論,比如人類記憶能實現超距作用完成跨時空傳遞信息,能作爲強觀察者干涉被觀測粒子的數值變化,能作爲多個平行世界決定世界線的收束等等——當然這些更沒有科學依據,湊熱鬧的成份居多。

而即便能解決記憶的問題,對於在這之上的人格仍牽扯到人類自身的複雜認知。假定有一天科技能實現記憶的自由操作,那麼即便把你的記憶完全複製到另一個克隆出來的空白大腦,或是計算機存儲空間。顯然任何人都不會承認這個複製等同於完全的自己——然而在科學範圍裡,我們同樣無法回答自我認知這一部分被記憶的哪一項特徵所決定,這也是很長時間,甚至至今仍有不少人無法質疑多重人格現象的一個理由,他們認爲這所謂的“人格”仍然只是比較複雜的妄想症狀。

更深層的角度考慮,人類始終警惕在智能上能和自己等同,甚至超越自己的其他個體,這不光是客觀上的必然事實,更是主觀上的心理暗示,生命本身到底如何定義思維是否有不可取代的特別性?當人類進化到某一階段,是否真的有可能如同科幻小說時常描述的那樣,將自身的記憶全部轉化成信息數據,在精神世界裡以1和0來延續着另一形態的生命?現在同樣不可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回答。和這個接近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虛擬生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否能具備獨立的人格,對此不同學者仍然持不同意見。

事實上,持悲觀態度的一方大多認爲在現有計算機模型基礎上,不論如何增加都不可能由量變引發質變,使得機器產生智能,更進一步來說,他們甚至拒絕承認符合定義,能通過圖靈實驗的人工智能有可能被製造出來,計算機永遠只能完成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這一過程無法產生自我思考。在這個基礎上,對人工智能的研究進一步分化成“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後者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希望機器只需能夠完美執行人類安排的每一項命令,不需要理解其中含義,也不需要產生額外判斷。前者則是更進一步的情況,機器能夠自我學習,理解進化,最終形成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思考方式,甚至產生自我意識,和人類走上不同的發展方向。

而如何判斷人工智能是否擁有自我意識,同樣是個富於爭議性的話題,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人類對自身存在的一個判斷,記憶和人格,思維和靈魂,到底是一體兩面,還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科學上對此做出更本質的研究前,憑空猜測也只能是藝術創作。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關於那些多重人格的經典作品,刻畫上和人工智能等重點塑造的AI角色並無不同,大多數並不執著於技術上的寫實或合理,而是轉向描寫彼此之間的複雜關係,從而引發出足以吸引讀者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