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靠報班能解決問題嗎
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近日發佈,新一撥“準小學生”即將邁入校門。然而,幼小銜接這個特殊階段也讓不少家長犯起了愁:是不是該讓孩子提前學點兒拼音,或者入學前學完20以內加減法,要不乾脆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全學了得了。幼小銜接真的是靠報班就能解決問題嗎?
問題1
按照教育部門規定,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杜絕“小學化”,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不佈置讀寫算家庭作業。但有家長認爲,如果不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孩子在一年級可能跟不上老師教學進度,爲此,不少家長會在孩子上大班的時候退園,轉報社會上的幼小銜接班,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內容。這種做法究竟有沒有必要呢?
學前階段沒必要“拔苗助長”
豐臺一幼園長 朱繼文
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到來,入園、入學問題牽動着家長們的心。近來,我們幼兒園總能接到家長們的諮詢電話,其中不少是關於幼小銜接的內容。比如,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到什麼地方去上幼小銜接班、不上幼小銜接班的話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家長們的言談話語中透着一股焦慮勁兒。
從實踐來看,學前階段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會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發展特點。爲此,教育部在2011年便下發了《關於規範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至今,很多幼兒園已杜絕了“小學化”傾向。但也正因爲如此,有些家長開始不淡定,因爲他們聽到了很多社會培訓機構的宣傳,生怕自己孩子不提前學拼音、加減法,上一年級後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導致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厭學。
到底是應該繼續上幼兒園大班呢,還是應該退園轉報社會上的幼小銜接班呢?這個問題需要從不同方面來考慮。
首先,提前教育使孩子無法跟着自己的心靈去行動,年幼的他們被無數的要求和學習任務左右着,評價指標是“聽話和完成任務”,衡量標準是“學會了”。在這樣的思路下,孩子不能成爲主動的學習者、有效的學習者、創新的學習者,只能成爲成人的附屬品。
其次,童年是個體生長和發展過程中特有的階段,此階段是爲終身發展做準備。成年人應敬畏和尊重兒童認識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採取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特徵的教育方式讓兒童獲取有益經驗。
第三,現在媒體發達,學習途徑頗多,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來自網絡碎片化的學習資料,容易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育兒觀。比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上一年級後便可以學得自信,殊不知超越兒童規律的知識更會讓孩子對學習充滿反感,導致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導致“三年級斷層”現象。
其實,幼小銜接問題既是家長關注的焦點,也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點,家長們沒必要過分擔心,尤其沒必要在學前階段“拔苗助長”。當然,我們反對“小學化”,並不是提倡小學前“零準備”,傾聽能力、專注力、生活習慣、自我規劃等準備對兒童來講至關重要。舉例來說,當孩子升入大班後,我們幼兒園會組織這些孩子開展“瞭解小學”主題活動,包括參觀小學、手繪小學、設計我心目中的小學、到附近的小學聽一節課、體驗小學課間10分鐘、收拾整理小書包等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幫助孩子提前適應上小學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據我們所知,孩子進入小學後,小學老師會遵循零起點教學原則,照顧班裡所有孩子的學習情況。
從教育學角度講,幼兒園重在培養孩子的心理適應、情緒情感以及長遠發展的能力,讓幼小銜接浸潤無痕。爲實現這個目標,幼兒園會在三年內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聽分辨、聽廣度、聽記憶、視分辨、視追蹤、視記憶、視聽統合等能力,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並不是參加一個短期的幼小銜接班就能完成的。與外化看得見的知識或技能相比,內化了的良好學習品質纔是更重要的。
問題2
早上學或者晚上學好不好?
儘管每年的入學政策都會明確說明孩子應該在幾歲上學,但總有家長會被早上學或者晚上學的問題困擾。想讓孩子早上學的家長覺得早一年差不了太多,同時可以解決家裡沒人看護的問題;想讓孩子晚上學的家長認爲孩子思想幼稚、情商不如同齡人,不如晚一年再開啓小學階段學習。那到底幾歲上學好呢?
適齡入學纔是正確的選擇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 宿慧
每年招生季,都有家長提出希望孩子早上學或者晚上學的問題,究竟什麼年齡上學好,我們來分析一下。
有些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希望孩子早點上學,這樣,就能比別人早一點起跑,但這種做法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是極爲不利的。從醫學角度看,五六歲的小孩心智發展差別很大,他們的注意力、自制力、交往能力,甚至小肌肉羣發育都存在着極大的差距。我帶過很多屆一年級新生,開學一段時間後,有些孩子很快就能適應學校生活,各方面表現突出,這些孩子往往是同齡人中月份稍大的,他們自理能力強,善於傾聽、會溝通。有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稍弱,他們多屬於同齡人月份偏小的孩子,常是班裡的“小尾巴”。如果過早上學,孩子可能因爲不自信喪失學習動力,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孩子個性發展。六歲之前是孩子行爲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心智成熟的關鍵期,研究表明,男生的發育會比女生慢,因此,男孩更不要提早入學。
還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是一些男孩子的家長希望孩子晚上學,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男孩在生活自理、心智成熟等方面普遍要晚於女孩的發展。但是,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還要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有的男孩晚一年上學,個頭較高,在和同伴交往時,也會產生難以和諧相處等一系列問題。
其實,家長不必焦慮孩子是否應該早上學或者晚上學的問題。入學的條件很簡單,就是身體協調、喜歡運動、懂得交往以及會自我管理、控制情緒等。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與人交往能力、運動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與學習能力是一致的。到了小學懂得傾聽與交流,這纔是邁向學習的重要一步。孩子的零起點學習也並不可怕,學前培養好習慣比學習知識更重要。這種習慣主要是孩子的自我管理習慣,涉及對自己物品的管理、對時間有概念、對情緒的管理、能否尊重他人等等。老師們都知道,教會學生知識並不難,如果沒有良好的配套習慣,孩子後續的發展就會動力不足。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在一年級新生入學階段,老師會充分尊重孩子存在的各種差異,從零起點教起,把重點工作放在“適應”二字上,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的轉化。在我們看來,知識的準備不是重點,主要是意識的準備、能力的準備、意志品質的準備。低年級是養成教育培養的關鍵期,所以,我們把好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爲一年級的核心內容,通過細緻入微的指導和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謠形式,開啓學生儒雅舉止的第一步,幫助“在路上”的學生不斷前行。
至於孩子究竟應該幾歲上學,我國《義務教育法》有明確規定: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在此,我建議家長們最好按照國家規定,遵循科學規律,讓孩子按部就班地入學。
問題3
教育部近日印發的《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一年級上學期要設置入學適應期,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在班級環境、作息安排等方面與幼兒園相銜接。今秋,新一批“小豆包”入校後,學校怎樣幫他們適應新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適應期讓幼小銜接從“陡坡”變“緩坡”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爲了幫助他們順利進行幼小銜接,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們教育集團把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爲入學適應期,孩子們在這段時間的過渡將從“陡坡”變爲“緩坡”。
首先,校園、教室會佈置得有意境。環境對於人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校園裡綠茵茵的草坪,槐樹下、花壇邊的小座椅,操場旁的遊樂設施,會讓校園充滿童真童趣;教室窗臺上的花草、魚缸裡的小金魚,壁報上孩子們的笑臉照片,和藹可親的老師,友好相處的同伴會讓教室充滿家的溫暖。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們,看到這些佈置,會把校園當成樂園、家園,減少心理反差,對上學產生強烈的期望感。
第二,教師教育教學方式會有情境。對於剛步入小學校門的“小豆包”們來說,開學之初的這段時間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比如,學校創編了“韻化兒歌”“小童謠”,讓學生“曲”不離口,邊說邊做,潛移默化地規範自己的行爲。在教學中,學校會創設真實的、有趣的、擬人化的學習環境,啓發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拼音教學中,老師會讓學生用身體擺出一些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活躍課堂氣氛,使原本枯燥的拼音教學變得有趣。在識字教學中,老師會穿插“小小郵遞員”“火眼金睛”“摘果子”“猜字謎”等遊戲,讓學生在玩兒中認讀生字、辨析字形、瞭解字義。
第三,教師對待學生會有平和的心境。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老師不會生硬地用統一標準要求每個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看待他們的差異,善於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適時把他們學習的熱情放大、點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提供個性化指導。親其師,信其道,漸漸地,學生就會愛上學習、愛上學校。
第四,學校要求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和新入學的“小豆包”們一樣,家長們最初也很焦慮,如果控制不好情緒,難免影響孩子。所以,學校會建議家長多與老師交流,密切配合學校教育。同時,指導家長做好後勤保障,培養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並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等。家校共育,凝聚家校合力,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有助於“小豆包”們快樂成長。
按照教育部要求,國家將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調整一年級課程安排,合理安排內容梯度,減緩教學進度。一旦方案確定,我們教育集團會嚴格遵循。
總之,在入學適應期內,學校會以學生爲本,把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等方面有機融合、滲透,從而令幼小銜接的“陡坡”變成“緩坡”,讓孩子在寬鬆、愉悅的環境中適應學校、平穩過渡,讓校園成爲孩子愉快學習、生活的樂園。
問題4
寄宿制學校招什麼樣的學生?
無論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存在寄宿制。一些家長認爲,如果能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由老師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自己就可以省心了,但不知寄宿制學校在招生方面有什麼要求?
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寄宿教育
北京小學校長 李明新
我們學校自1949年建校就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後來有一段時間取消,1995年,這項制度重新恢復。多年來,學校對住校生實行食、宿、學一體化服務和管理,以“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爲自律、健康自強”作爲寄宿教育的宗旨,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自主的學習能力,以及自覺遵守秩序的公德意識和刻苦鍛鍊、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在按照國家課程管理要求開設課程的同時,我們學校開設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其中,按不同年級開設的四季課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以及生活、心理、交往、健身、動手實踐等寄宿教育課程都是特色課程。爲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我們學校組織了幾十種興趣小組活動,涉及科技、藝術、體育、語言、實踐等多個類別,並有金帆舞蹈團、金帆合唱團、體育專業隊等專業性較強的社團活動,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應該說,寄宿教育鍛鍊了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擴大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律品質,爲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作爲一名在寄宿制學校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認爲,寄宿這種教育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
時代在發展,寄宿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從當下的教育理念來看,寄宿的內涵不是“寄養”,而是“教養”,所以,不能把寄宿教育簡單理解爲家裡沒人看護孩子而選擇住校。家長不要因爲自己忙於工作,就推卸自己作爲家長的監護、教育責任,盲目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家長更不要爲了圖自己輕鬆,就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非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不可。
事實上,屬於下列情形的孩子是不適合上寄宿制學校的。有的孩子在幼兒時代沒有養成基本的良好生活與交往習慣,或者患有較爲嚴重的疾病,如心臟病、自閉症、多動症、哮喘、心理障礙等,就很難與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與教育對接,這樣的學生還是走讀爲好。有的孩子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爲,喜歡做危險遊戲,性格執拗,不服從管理,也不適合上寄宿制學校。此外,如果孩子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問題,就需要家長格外精心呵護,不宜送到寄宿制學校。還有一些孩子來自特殊家庭,他們放學後特別渴望親人的陪伴,這種情況下家長也不應該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
無論寄宿還是不寄宿,家長都不能推脫對孩子的監護、關愛與教育。如果確定需要選擇寄宿制學校,家長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不要盲目決策。(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