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不再亂糟糟!“閃送”小豆包這幾個學校怎麼做到的

6秒鐘,能完成停車送“小豆包入校嗎?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場景,每天都在清華清河分校上演。通過學校、交警、家長的共同努力,讓亂糟糟的接送學畫面成爲歷史。

近兩年來,本市交管部門與各中小學聯手,制定“一校一策交通治理方案,結合每所學校周邊的交通現狀及“痛點”,分別通過優化交通組織、完善安全措施、推進共治共建、提升科技管控等舉措,優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環境。

放下孩子就走6秒送娃進校門

地點:海淀區清華附小清河分校

早上7時20分,正是小學送學高峰期,清華附小清河分校西門外,送娃的車一輛輛駛來。與常見的送學場景不同,這些車只在校門前停留幾秒鐘,家長不需要下車,開關車門、守護孩子入校的,是戴着紫色綬帶的家長志願者和身穿藍色制服的交警。

同學你好。跟爸爸說再見!”家長志願者王志浩熟練地打開一輛車後車門,把一名個頭兒不高的低年級學生接下車,又關上車門。隨後,手拉着手將其送進校門。沒等目送孩子進校,孩子爸爸就已經將車開走了,用時不到6秒鐘。

“家長們當過志願者後,會更加理解‘6秒鐘工程’對孩子上下學安全的意義,接孩子的家長對孩子非常負責任,送孩子的可以安心地放下孩子就走,建立起家長間的信任。”王志浩告訴記者,每個學期家委會都會組織各班家長報名,算下來一個學期也就輪上一次站崗機會,大家都搶着報名,“孩子班上43人,這一週5天家長報名70人次!大夥兒熱情特高。”

6秒鐘“閃送”進校,靠的是多方努力。“家校社政協同共育是清華附小一體化學校的成志教育理念,學校提前向家長提出兒童出行倡議書,要求學生全部坐在後排靠門座位,下車前背好書包,爲快速入校、即停即走節省時間。”清華附小副校長、清華附小清河分校執行校長王玲湘說,該校由清華附小承辦後,班級數從2017級的5個,增長到目前每個年級十二三個班,學生數量逐年迅速遞增,對校門前交通安全順暢帶來很大挑戰。

在幾位家長志願者身邊,清河交通大隊大隊長張磊正忙着指揮、疏導社會車輛,“校門前這條毛紡路,承擔着着清河地區進出城功能,高峰期車流量非常大,送學車輛即停即走,有效緩解了高峰期道路擁堵。”每天上下學高峰,清河交通大隊都會安排警力協助學校維護秩序

機非分流”減少校門前衝突

記者觀察發現,學校西門前都是開車送孩子的,並未看見騎車步行送孩子的家長。原來,學校聯合清河交通大隊,對西門、南門進行了“機非分流”規劃,開車的走西門,騎車、步行的走南門,減少校門前多股車流、人流交織形成的衝突。

“學校南門所在的朱房路通行能力非常有限,只有上下兩條車道且機非混行,存在着交通安全隱患。”張磊告訴記者,開學前,交管部門對校門前黃色網格線、各類交通標線進行了重新施劃,更換朱房路中心護欄和學校門前護欄,增設禁停標誌。同時,聯合屬地街道,在學校周邊道路增設“電子警察”,進行違法停車抓拍採集,並加強交通巡邏管控力度,解決因違停造成的道路擁堵。

然而,道路條件先天不足與送學車輛太多之間的矛盾,仍然客觀存在。“每年暑假,我們對新一年級學生做全面學情調研中,有一項就是上下學接送方式的摸底調查,西門每天開車接送孩子的近200輛車,全部集中在7點半左右、20分鐘高峰期內。”王玲湘介紹,爲了疏散車流,學校與屬地管理部門協調,在毛紡路臨街居民樓旁,利用一個庫房後院新開闢了西門,並進行美化綠化,爲學生入校劃出一條“專屬通道”,開車送孩子的統一在西門外停車6秒鐘。

清華附小清河分校有兩個校區,另一處相距四五百米外的強佑校區,被兩三個老舊居民區包圍,周邊道路狹窄,通行、停車矛盾更加突出。“爲了打通微循環,我們通過入戶走訪調查,重新對朱房路、毛紡東路、文苑路等道路進行交通組織優化,將學校西側的毛紡東路改成北向南單行,同時增設單側停車位,既避免道路狹窄造成的車輛‘頂牛’,也保障了居民停車需求。”張磊說。

“同學好!請把口罩戴好。”在位於朱房路上的學校南門,家長志願者王志浩的兒子王韜然身穿校服,戴着紅領巾,正在同學校老師一起站禮儀崗。誰的紅領巾戴歪了,他還會走上前,幫助對方戴正。

“見面相互鞠躬問好,豎大拇指彼此激勵讚美,扣好釦子、衣冠整潔,這是清華附小的三張名片。我們希望利用校門前上下學時間,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文明禮儀的教育。”王玲湘介紹,每到家長言行垂範做志願者這一週,他的孩子也是本週的值周生和“禮儀小使者”,讓孩子們在與老師、家長共同承擔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形成遵守交通規則講文明懂禮節的意識。

今年入學前,該校還聘請清河交通大隊副大隊長張鷗作爲“校外輔導員”,爲孩子們上交通安全第一課,帶孩子們學習常見的交通標誌,通過“小手拉大手”,督促家長遵守交通規則。

約定臨停路段 分波錯峰放學

地點: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

緊鄰CBD商圈,挨着僑福芳草地商場、世貿天階和日壇公園,芳草地國際學校周邊早晚高峰交通壓力不小。早上7點半,記者在校門前的日壇北路看到,雙向兩條車道上,車輛行駛有序,雖然車速不快,但並未出現明顯擁堵,開車送孩子的家長基本能做到即停即走。

“路兩邊亂停車沒了,把孩子送下車也敢踏實走了。”家長張先生指着路兩邊站成排的黃色隔離柱、隔離墩說,沒有這些設施阻擋時,周邊居民、接送孩子的家長經常把車開上人行道,根本不放心孩子在人行道上走,“現在敞亮多了,孩子下車後,也能一眼看到他進校,視線中沒有障礙物。”

呼家樓交通大隊一警區民警思維介紹,除了對校門前道路增加禁停設施,交管部門還與家長“約定”,在周邊車流量較小路段,不妨礙車輛通行前提下,允許接送學臨時停車。在距離學校不到200米的芳草地西街,一位家長將車臨時停在路邊,步行走到日壇北路,把孩子送進學校後再迅速回來取車,用時不到10分鐘。“這樣的措施很人性化,既方便了家長,也使校門前清淨了不少。”這位家長告訴記者。

“由於疫情原因,接送孩子車輛相較於往年有所上升,我們在上下學高峰加派民警及協警疏導,嚴禁學校門前道路車輛長時間停靠,讓接送學生家長們做到即停即走。”高思維介紹,學校方面也制定了分年級、錯時上下學制度,避免同一時間大批車輛接送孩子造成擁堵。“3點一刻開始分批放學,低年級先放,根據交通情況陸續放到4點。”校門口一位老師介紹道。

周邊路口聯動 爲家長車輛放行

地點:西城區北京小學

下午3點半,位於西城槐柏樹街的北京小學正在放學,一些提前趕來的家長沒有都扎堆兒在門口,而是站在道路兩側學校劃定的各班“家長等候區”。“過去都擠在校門口,家長找孩子可費了勁。現在站在等候區,孩子找家長一找一個準兒。”一位家長告訴記者。

隨着接孩子的車陸續趕來,車流量上升,雙向只有兩車道的槐柏樹街通行速度開始放緩。“東口、西口開始遠端疏導,扳燈放行吧!”廣安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李寧手拿對講機,向周邊路口的協警下達指令。很快,東側的槐柏樹街東口、西側的宣武藝園路口,東西方向加長綠燈時長,校門前路段提速明顯,“現在南北向車流量較小,不會造成影響。”李寧觀察着路面情況,又指揮遠端的長椿街路口實施聯動放行措施。

一邊疏導,一邊還要防着個別家長違停。李寧帶着協警,將可移動錐桶臨時碼放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中間的白線上,同時指揮接學生的家長迅速將車開走。“爲了避免校門前掉頭加劇道路擁堵,我們還在路中間加裝了硬隔離。”李寧介紹,根據校園周邊整治標準,廣安門交通大隊在開學前對各中小學門前交通設施進行完善,加裝了違法停車監控設備,加強警示提示,淨化校門前秩序。

權威說法

“一校一策”將在全市中小學推廣

記者從交管部門瞭解到,“一校一策”交通治理方案將繼續在全市各中小學推廣,因地制宜地給校門前擁堵“診脈開方”。目前,交管部門在翠微小學、中關村一小、金頂街二小等學校周邊,通過調整道路單行交通組織,打通區域微循環,減少車流交叉點;在中法實驗學校,爲便於學生接送,在學校北側增設學生專用校門,將接送學生車輛由路側轉移至路外;在青年湖小學、景山學校遠洋分校、陳經綸帝景分校等學校門前,取消路側停車泊位,設置禁停標誌標線,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

此外,還通過周邊單位錯時停車、橋下空間改造停車場等措施,方便接送學家長臨時停車。

記者手記

交通安全這堂課,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記者採訪中,曾碰到這樣的家長,爲了自己方便,將車停放在校門附近路口斑馬線上,孩子上車前不好意思地看看周圍繞過他們的行人,對家長說:“車停在這兒擋別人路了!”本該言行垂範的大人卻被孩子“教育”了。

過馬路闖紅燈,騎車逆行,違章停車……走出校門多年的成年人,竟然需要“小手拉大手”,靠孩子監督家長。

接送學路上,尤其是學校大門前,家長更應該成爲遵守交通規則、維護校門前秩序的榜樣。多走幾步路,心中有他人,比“邁出校門就上車”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好。

記者採訪的三所小學,均爲學生數量多、且置身繁華地段或老舊居民區周邊的熱點校,交通條件並不理想。可見,改變校門前亂糟糟的現象,並非無計可施,就看各方重視程度。校門前擁堵、秩序混亂,不能僅靠交通管理部門,還需學校、家長齊心合力,共同爲孩子營造安全、順暢的出行環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