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爲臺灣產業注入新希望 七大指標看技職翻身熱
文/李雅筑
技職教育熱潮全球延燒,被升學主義綁架許久的臺灣,近年來也出現迴歸技職教育的聲浪。《遠見》帶你從七大指標,檢視技職如何成爲再創臺灣經濟榮景的關鍵。
「不要只想進哈佛,當水電工比較實在!」2014年底,前美國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公開場合上對高中生這麼說。彭博認爲,成績普通的高中生與其念大學,倒不如去讀職業學校,學一技之長,更能贏得好人生。
其實環顧全世界,技職教育熱潮正在各地延燒。例如德國。多年來實施「雙軌制」教育,每年有160萬名德國學生參加學徒制的職訓教育,成爲推動德國經濟的重要推手,吸引各國爭相取經。
在臺灣,面對就業環境不佳、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起薪不高等窘境,被升學主義綁架許久的臺灣,近年來也開始出現另一波聲浪:「臺灣要回歸技職教育!」
今年3月,新北市長朱立倫即大聲疾呼,上一代的臺灣是由技職教育打造出經濟奇蹟,如果臺灣要再創下個榮景,唯有靠技職,「技職教育是一切產業發展的根本!」
事實上,教育部近年積極復興技職教育,包含「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與「技職再造」正如火如荼展開,先後投入上百億元,除了系科調整、更新設備,也加強產學合作,擴大辦理「產業學院」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等。今年1月公佈的「技職教育法」,更宣示技職教育進入新紀元。
觀念正在翻轉,一些技職校院校長明顯感受社會氛圍的轉變。臺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說,有名校友曾在臉書上發文,說自己小孩唸完松山工農後,便決定先工作去,「我看了馬上按贊,完全支持!」廖慶榮現在即鼓勵考上臺科大的學生先就業再回來唸書,「這樣唸書才知道自己要什麼,即使後來不讀了,也無所謂!」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則分享,有次他到金華國中演講,會後一名爸爸跑來答謝他,說小孩對美容美髮業有興趣,原本要反對到底,但聽完演講後,就決定放手讓孩子嘗試了!技職真的有翻身趨勢嗎?《遠見》整理七大指標,發現技職近年的確表現不俗,有些更勝一般大學。
指標1〉技職錄取分數 屢創新高
從入學來看,一股技職風潮在高中校園吹起。今年有3萬8950名高中生申請四技,比起五年前多出4000人,其中包含4811名學測61到75級分的高分羣學生。例如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共吸引1800名高中生報名,蟬聯第一寶座,去年該系最低錄取門檻是62級分,最高則是可上臺大的72級分。
「醫藥分業後,藥師專業性備受重視,」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李冠漢認爲,吸引高中生的關鍵是就業需求,藥師工作起薪有40K以上。技職設計系也是另一個吸引高中生的領域。目前就讀臺科大工業設計系的林逸晟,臺中一中畢業,當時學測考69級分,可上臺清交,但從小學畫的他,國高中擔任教室佈置六年,決定傾聽自己的聲音,「臺科大是我的第一志願,要一圓設計夢。」
近年臺灣掀起文創熱,加上繫上課程走務實路線,加開3D列印、募資平臺等課程,他說未來一點都不擔心,「是有太多選擇機會,不是沒有機會!」
指標2〉註冊率媲美頂尖綜合大學
又從註冊率看,去年全臺90多所學校註冊率有九成以上,其中表現第一的並非是一般大學,而是雲林科技大學,註冊率高達98.2%,招收1331人,僅有24人未註冊。相較於臺大、成大和清大等校,註冊率是95%到97%之間。
雲林科技大學校長侯春看分析,校園環境、師資和就業表現是重要原因。他表示,相較於市區大學,雲科大地理位置較遠,但佔地60公頃,有容納1500人的羅馬式大禮堂、溫水游泳池等,「許多人說來過學校一趟,就愛上這裡!」
另外雲科大六成專任老師擁有業界經驗,高於其他大學。特別的是,曾在中國鋼鐵工作的侯春看,體認工作態度的重要,2012年起,首創生命教育課程,列爲大一生必修,設計種植蔬果、寫成長札記和感恩卡等活動。
指標3〉證照逐漸列爲畢業門檻
就學期間,包含證照率、產學合作和專利取得數目等,均是專業能力的指標,這也是許多技職學校的辦學特色。例如南臺科技大學在兩年前將證照列爲畢業門檻,機械工程系自動控制組開設專業證照學分,今年大一起必須取得乙級一張和丙級兩張,才能畢業。
北科大去年辦理首屆「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四技產學訓專班」,班上40名學生經由1800小時培訓,一年時間就全數考取冷凍空調裝修乙級技術士證照,證照率百分百,吸引冷凍空調業者搶人才,平均18歲的他們,每月薪水最高有3萬5000元。
指標4〉產學合作金額 十年增六倍
至於產學合作,近年掀起大變化。以往,產學合作方式多以工讀或實習機會爲主,讓學生畢業前到業界一探究竟,目前在一般大學,也多以暑期實習方式合作爲主。但現在,業界與技職學校的合作更深入,據教育部統計,技專校院的產學合作金額十年來多出了六倍。
其實,技職翻身的過程中,企業界功不可沒。其中,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多年來大力疾呼社會與政府重視技職,就發揮重大影響力。「德國現在國力強,是因爲技職教育太成功,臺灣之前曾讓技職帶起臺灣,爲何要放掉呢?」他總是這樣說。
他也身體力行,開出優渥的產學合作條件,與學校共同培育人才。像是與臺中高工等校成立產學攜手專班,從高中到科大的長期計劃,實習期間即提供26K薪水,也能享有三節和年終獎金,許多學生私下說:「沒想到實習也能賺人生第一桶金!」
就讀西螺農工電腦繪圖科的湯國蔚,每天身穿工作服負責操作CNC複合加工機作業,年僅17歲,已有三年工作經歷。這是上銀和西螺農工的第一屆產學攜手專班,招收40名學生進入上銀工作,由上銀師傅一對一教導,其中近七成學生可進入虎尾科技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就讀。
家裡開修車廠的湯國蔚,從小就對機械有極大的興趣,他直說這個計劃相當划算,不僅能邊上學邊賺錢,還能操作最新的業界設備,「許多同學都很羨慕我!」
指標5〉校園專利取得數目勝過業界
另外,專利申請則是展現研發能量和創意力的指標。不少技職院校表現得相當優越。例如遠東科技大學連續12年獲得全國大學院校師生專利申請第一名,亞洲排名第三,累積的專利申請有3419件,已覈准專利數2932件,數量居全國之冠,表現甚至比業界還好。
最大推手是遠東科大創造力中心主任陳玉崗,他自己就是發明王,至今已有200件專利,「創意發明是種習慣,學生學了,一生都受用,」學校從2001年開始,即將「創意思考訓練」列爲大二必修課程,並每年舉辦創意競賽,師生申請專利經費都由學校補助,學生耳濡目染下,也擁有創意思考,出國比賽獲獎連連,校友蔡東霖在學期間即累積46件專利。
指標6〉就業表現比一般大學生亮眼
學生踏出校園後,就是展現實力的開端。就業率來看,一些技職學生的表現比一般大學生還要亮眼。裕隆集團就觀察,技職出身的員工較肯吃苦、有毅力,因此每年徵才重點都放在技職。
上銀集團人資專員王允士也曾對外表示,技職學生比一般大學生更有就業優勢,包含肯動手做、流動率低等,上銀六到八成的學生都來自技職。
指標7〉畢業起薪高 黑手變金手
從薪水來看,技職和一般大學畢業生已開始有落差。根據2014年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企業對擁有學士學歷的新鮮人,平均願意給的起薪是2萬5052元,若是出身臺大、政大、清大、交大等校,願意給的起薪是2萬7314元,年輕人因而在網路上流傳一句話:「畢業起薪有30K就偷笑了!」
但其實,不少技職畢業生起薪,早就超過這數目。北科大統計,102學年度的大學畢業校友起薪爲3萬3247元,碩士畢業生更有4萬3343元。特別的是,傳統被視爲「黑手」的職缺,已悄悄轉爲「金手」,包含冷凍空調、飛機修護和車輛工程等,不僅就業率高,薪水也連番跳。
例如今年24歲的邱柏誠,勤益科大冷凍空調與能源系畢業後,目前擔任和泰大金服務工程師,平時開着小貨車,在彰化地區從事冷氣維修,巔峰時段一天要跑十趟以上,工作不到一年的他,薪水已5萬元。
勤益科大冷凍空調與能源繫系主任管衍德表示,隨着節能意識提升,日後空調產業只會愈來愈好,這幾年學生還沒畢業,廠商就急着來要人,學生一下子就被搶光!又如飛機修護領域也由於獨特性,畢業生相當搶手。在華航和長榮公司的飛機維修人員中,比例最高是來自虎尾科大的飛機工程系,錄取率超過七成。
虎尾科大飛機工程系系主任鄭仁杰說,首屆畢業生就留下好口碑,「業界曾驚呼,我們的學生怎麼這個也懂、那個也懂!」他認爲,20年後亞太將是航空業最熱絡的地區,包含機師、空服員和維修人員都會缺人,「這是藍領、也是白領工作,畢業後兩年就有5萬薪水。」
汽車產業則是另一亮點,一般來說,起薪有35K以上水準,未來隨着智慧車和電動車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今年27歲的駱佳琪,巾幗不讓鬚眉,從一般高中轉念北科大車輛工程系,就是爲了想培養專業能力。
她在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擔任車身工程師,負責設計汽車外裝件,一星期至少要到工廠兩次,有時一忙還得住在工廠,無論是繪製設計圖或是動手拆換零件,全都難不倒她。
即使工作時,她的手和衣服沾染髒污和油垢,但成就感油然而生,「從不認爲黑手是卑微的工作,我認爲這是專業的象徵!」七大跡象顯示,技職正在翻身,爲臺灣產業注入新希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立即購買遠見雜誌5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