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最大黑天鵝:OPEC瓦解
上週全球市場最關注的原油會議二度陷入僵局,讓外界猜測那個曾經揚言將油價打到天上去,攪亂金融市場,讓美、俄都心生忌憚的超級聯盟,已經名存實亡。
此前市場預期OPEC在此次會議上將達成協議,今年8月至12月每月增產40萬桶/日、年底達到增產200萬桶/日之,但阿聯酋突然反悔,要求上調該國減產時依據的原油基線,允許其額外生產70萬桶/日。俄羅斯建議阿聯酋冷靜兩天,並稱OPEC內部應先內部討論清楚。
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指出,任何調整生產配額的請求都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其他 OPEC成員國也可能要求進行類似調整。你可以妥協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三四次。內部分歧意味着OPEC產油國分崩離析不遠了。
在OPEC互相爭吵之時,另一個潛在風險是伊朗,如果伊朗和拜登達成核協議,就會立刻重返原油市場,屆時全球原油供應將增加百萬桶。
OPEC創建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正當的動機:石油的價格應該由擁有它的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由開採它的外國公司來決定,他們要奪回自己的正當權益。這是整個世界非殖民化進程的一部分,和埃及宣示其對蘇伊士運河的主權一樣。
不過,奪得了定價權之後,OPEC很快就開始濫用了。在這方面,最著名的一次狀況發生在1973年,當時,這些國家利用油價將整個世界都拖到了中東衝突的漩渦中。
OPEC衰落的標誌性事件是2014年油價暴跌:從100多美元/桶持續跌了1年半,價格兩次腰斬至最低25美元/桶。
2014年關鍵的轉折點來自於美國。2013年美國每日的頁岩油產量已經高達350萬桶/天,原油總產量超過700萬桶/日。到了2014年,總產量已經超過800萬桶/天,增量全部是由頁岩油貢獻。按照這一增速,美國在2020年前就可以從原油進口國轉身成爲原油淨出口國。
關鍵是,美國不僅僅成爲了原油淨出口國,而且還在2018年時一舉超越了沙特和俄羅斯,成爲了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
眼看頁岩油的勢頭必將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邊緣化,2014年11月沙特不顧OPEC其他成員國減產的呼籲,突然大幅增產,試圖通過OPEC成員國競爭性增產擠死美國頁岩油企業。但令沙特沒有想到的是,美國頁岩油不僅靠借債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還變得更有效率,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在這一過程中,沙特自己反而有點扛不住了。在2014年油價崩塌後,沙特的經濟情況開始急轉直下,2015年沙特出現了歷史上最高的政府赤字——980億美元,佔GDP的15%。
於是2016年,沙特又帶領OPEC與俄羅斯達成OPEC+的減產協議,自此油價開始穩步反彈,同時沙特開始考慮借高油價之機讓沙特阿美上市,從市場拿資金以緩解國內的財政困難。
但再次讓沙特意外的是,在此期間,OPEC+的減產努力同時也救活了美國頁岩油,頁岩油產能急劇擴大了400萬桶/天,產能一舉超過沙特和俄羅斯!
去年由於新冠疫情突襲,油價再度暴跌,在暴跌面前各成員國不得不開啓減產來穩住油價,但是當油價開始企穩後,主要成員國內部爲了各自利益互相爭奪市場份額,所謂的OPEC實際上只剩下沙特一個孤家寡人,現在的油市已經是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