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自住客 臺北房市交易量幾乎從近5年高點腰斬

臺北房市示意圖。(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政府打房,投資退場,臺北房市現形。據房仲業者統計,臺北市今(2016)年前10個月房屋買賣交易量與實價登錄5年來的同期高點相比,幾乎腰斬,轄下12行政區更是全盤皆墨,其中,又以湖區衰退逾6成最多,萬華區減幅17.6%最少。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買賣移轉棟數及實價登錄資料,觀察臺北市近5年房市成交量變化,發現今年1到10月與同期高點相比已大減46.8%,幾乎砍半,業管協理林泰隆指出,過去政府積極調控房市,投資客退場,如今房市反轉,僅剩自住買方獨撐房市,也使得交易動能逐漸停滯甚至衰退。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1到10月北市房屋交易量以內湖區衰退61.4%最多,僅成交1895戶,遠低於2013年同期的4908戶。林泰隆分析,內湖區四期、五期重劃區在2013年時出現社區交屋潮,造成交易量激增,隨着房市走弱,今年前10個月交易量甚至不到2000戶,才使得成交量衰退幅度相對劇烈,「今年房價也因此修正到接近每坪50萬元的行情」。

此外,大同區今年前10個月也只成交722戶,較2012年的高點1698戶減少57.5%之多,衰退幅度僅次於內湖區。林泰隆說,大同區在2012年每月交易量約160戶,當年受惠於承德路三段的京美術建案交屋潮,5到7月平均交易量更超過200戶,不過,近年新屋市場交易急速冷卻,加上過去產品規劃多屬中大坪房型,已非當前市場主流,因此,近兩年交易量皆不足1000戶,等於每月平均不及百戶,成交量在北市堪稱墊底

衰退幅度第三大則是中山區,今年雖成交2403戶,與2013年同期的5357戶相比卻衰退55.1%。林泰隆認爲,中山區幅員較廣,有大樓公寓套房等多元產品可選擇,在2013年時市況尚佳時,單月成交量平均可達500戶左右,不過,近幾年房市受到管控,套房貸款轉趨嚴格,當地僅剩由自住或長期置產客撐盤,明顯量縮,即便以交易量來說,今年中山區仍居北市之冠,卻也不到2013年同期的一半,「但中山區平均房價僅6字頭,還是市中心區少見低價購屋區域。」

另外,截至10月爲止,今年量縮最少的行政區是萬華區,與近5年高點相比僅衰退17.6%,與去年同期相比甚至不減反增,還成長56.2%之多,對此,林泰隆說明,若觀察萬華區每月交易量,可發現今年7月交易量達959戶,佔全年總量2128戶中的45%,研判應是位於康定路上的臺北晶麒交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