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微觀察 加大改革力度 確保人民羣衆從改革中獲益
(原標題:中國經濟微觀察 加大改革力度 確保人民羣衆從改革中獲益)
加大改革力度 確保人民羣衆從改革中獲益(來源:人民網)
【觀點摘要】
● 改革與開放之間必須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加大改革力度成爲當務之急。
● 應對挑戰,需建立健全改革體制、機制,疏通改革難點、堵點,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量質齊升。
● 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尋求更多機遇,實現高效運行和更高收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於今年7月召開,這是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後,時隔十年再次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標誌着我國改革開放即將進入新階段。
日前,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做客《中國經濟微觀察·專家談》欄目時表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有助於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從而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確保人民羣衆真正從改革中獲益”
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董煜表示,改革與開放之間必須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加大改革力度成爲當務之急。他強調,改革不僅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長遠需要,也是滿足民生髮展需求、推動現代化進程中民生同步提高的必然要求。
他認爲,要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持之以恆地推進改革,調整利益關係,確保人民羣衆能夠真正從改革中受益,進而通過改革的紅利推動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目標的達成。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董煜認爲,實現更大程度的開放和更大力度的改革,能夠爲國內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他強調,必須在各個領域都大力推進改革,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充足動力。
在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科技革命影響深遠的背景下,全面改革與外部合作環境緊密相連。董煜建議,應聚焦創新體制機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應對外部挑戰並抓住發展機遇。
在推進改革的具體措施上,董煜舉例稱,比如,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尋求更多機遇,實現高效運行和更高收益。這將有助於企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在開放中形成新的發展優勢,爲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需關注不同領域改革的難點問題”
隨着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高質量發展已成爲推動社會進步的首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體制機制,特別是重點領域的改革,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
董煜表示,高質量發展不僅是經濟總量的增長,更包括人民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當前,人民羣衆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不僅限於物質條件的改善,還對精神文化、生態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董煜強調,經濟領域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其改革步伐一直走在前列。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336項改革中,經濟領域的改革佔據了三分之一。而在當前的改革進程中,經濟體制改革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進一步指出,經濟領域改革的着力點在於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時,還需要關注不同領域的難點問題,這些難點問題既是改革的重點,也是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關鍵。
除了經濟領域,民生領域的改革同樣重要。董煜表示,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改革是民生領域的關鍵環節。
他強調,突破改革的重點、難點,體現了基層治理的優化。通過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和能力,將使經濟社會運行更加順暢,讓人民羣衆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變。
董煜還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項任務依賴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保障。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就是制度體系的現代化水平。因此,推進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將直接影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展望未來,董煜呼籲各界共同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民生保障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