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人維運「臺中電廠」忙到另一半疑心查勤 搶修發電只爲點亮城市光芒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千里來電一線牽,日常中一個插電小動作實則隱藏着電廠員工日以繼夜的付出。臺中電廠坐落西部海線海岸邊氣溫,夏天是炙熱、冬天是冷冽,中火人不畏酷熱及寒風,長年默默埋頭苦幹,只爲家園點亮一盞盞溫暖的燈。

▲▼坐落西部海線的臺中電廠,肩負臺灣中部民生與工商發展用電的重任。

爲搶修四天三夜沒回家 老婆殺到電廠送西瓜查勤金安是臺中電廠鍋爐組的領班,對守着鍋爐的人來說,不論四季與日夜,日常的氣溫永遠是常人無法忍受的53度C!鍋爐是電廠的心臟,每一個機組鍋爐裡的爐管加起來長達四、五百公里,拉直排列可以從臺灣頭繞到臺灣尾,這些都是鍋爐維修員的工作範圍。然而,鍋爐維修的工作總是孤獨,常獨自一人在昏暗的廠房來回巡視,上下探查,拿着手電筒爬進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他曾爲了搶修中火三號機破管,四天三夜沒回家,累了便直接倒在廠內鐵隔板上休息,連一向體諒他的太太都氣到抱着西瓜,殺到電廠查勤,直到看到他全身髒兮兮憔悴的神色才釋懷

▲爲了搶修供電,鍋爐組領班李金安曾4天3夜沒回家,累了就倒睡在廠內。

▲偌大廠房都是工作範圍,每日揹着工具穿梭好幾層樓的機組間,即便已到了被稱爲「鍋爐爺爺」的年紀,李金安工作起來身手俐落,活力十足!

不怕熱不嫌髒 爲民供電是我的驕傲李金安16歲就進臺電工作,至近已擔任「鍋爐守護者」將近半世紀。雖然鍋爐的環境又髒又熱,但李金安說,鍋爐太重要了,爲了讓工作更好,即使辛苦、危險,還是要做。正是這份對專業的自我要求,以及對穩定供電的執着,李金安靠着自學不斷精進,即使看不懂設備上的英文字,也一字一字查起。後來,長年累積的精熟技術,也讓他在106年獲頒臺電「卓越大師獎」。更因爲救電有功,受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親自頒獎。談起這些時刻,他露出大大笑容,因爲能作爲中火一份子完成搶修發電,是他最驕傲的時刻,重選一次,還是要當臺電人。

▲「能爲大家發電,是驕傲的事! 」重選一次,李金安還是要當臺電人。

進臺電是第一志願 穩定供電的成就感非金錢可比擬前後擔任臺中電廠鍋爐組及修配組經理李枝榮,小時候每日目送爸爸、叔叔搭交通車水力發電廠上班,進入臺電便成爲他心目中第一志願。問他最享受工作的哪個部分,他說:「供電給每戶人家的成就感,從非金錢可比擬」。

▲扮演穩定供電的幕後推手,加班留守對李枝榮是常態,但榮譽感和成就感是金錢買不到的。

李枝榮家中三代都是臺電人,「使命必達」的臺電DNA也一脈相承,爲了工作,不斷自我要求精進的態度更是鮮明。李枝榮說,知道外界對於中火排放改善期待很高,自己是在地人,對於市民期望都抱着同理心,所以他在擔任鍋爐組經理時,除了在三年內完成中火一至四號機鍋爐的設備改善工程,還自行加快腳步,針對五至八號機主動提出改善計劃,從鍋爐排放的燃燒器粉煤機性能強化,過濾粉塵粒子、靜電集塵等技術精進,就是要壓縮整體工程時間,儘快完成機組排放改善。也要讓外界看到,供電穩定與空氣品質,可以同時兼顧並進,不必成爲選擇題

由內凝聚、與外交流 轉型實現生態綠電廠臺中電廠朱記民廠長是清華大學的電機博士,除了在發電本業上發揮工科人的專業精神,也致力推動電廠轉型及環境永續的工作,這不只得從發電工程逐項改善,還要帶心凝聚員工對電廠的認同感。於是,對內他週週開講與同仁溝通,發起「吾愛吾樹」活動,帶領電廠同仁欣賞經常忽略的電廠綠意,而當過去總是低着頭進出電廠上下班的員工告訴他:「廠長,因爲你,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廠裡這麼綠、這麼美!」他相信這份認同感已逐漸在員工心中萌芽生根

▲帶領同仁凝聚「綠電廠」目標,擡頭綠意環繞,環境永續的認同感也在每個中火人心中落種生根。

▲臺中電廠綠意盎然,羣樹環繞,環境可比生態公園。

除了對內讓同仁重新看見供電工作的價值與電廠走向綠化的可能性,他同時對外找來生態專家在廠內打造生態池、覆育螢火蟲,也與學校合作舉辦環境教育,邀請在地學童至電廠內進行生態觀察。「一抹綠 黃沙底定,一片心 環保永續」14字是他爲臺中電廠三十年曆程下的註解,更帶出心目中的未來藍圖。「未來目標,是讓臺中電廠成爲環境教育的場域,家長、孩子們在此可認識臺灣原生動植物的開放空間。」希望在每度電中,傳達對環境關懷的溫度,「也證明發電與生態保育並行,我們做得到!」

▲朱記民的目標,是讓臺中電廠成爲環境教育的場域,證明發電與生態保育能並行共進。

化壓力爲動力 日以繼夜點亮城市外界常把複雜的空品問題,全歸責於臺中電廠,看在這些中火人眼裡難免有些無奈,家人、孩子都在這,生活環境好壞他們相依與共,知道外界的要求迫不急待,改善腳步更從不敢放鬆停歇。面對質疑,他們不灰心、反而更激起鬥志,想讓社會大衆看見電廠的轉型進行式。他們只有個簡單的盼望,希望大家在享受用電的同時,能給予後面一羣默默地、辛勤地爲穩定供電與環保努力的人,多一點掌聲與肯定。

(臺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