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機構熱議固收投資攻守之道:下半年看好債市 但仍需管理投資者預期

8月17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浦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24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虹口隆重舉行。

隨着“固收+”市場整體規模突破1.9萬億元大關,業界對下半年市場趨勢與資產配置策略尤爲關注。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固收投資的攻守之道”圓桌討論中,包括浦銀理財固收部總經理羅英宗、光大理財固收部總經理許哲、恆豐理財固收部總經理吳偉森、富達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成皓、浦銀安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監李羿等多位資管機構嘉賓參與討論。

資金端、資產端雙向驅動固收熱

在2024年上半年的資管產品中,由債牛行情推動的純固收與“固收+”產品規模顯著增長,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場“固收+”基金規模合計1.92萬億元,淨值表現屢創新高。

針對上半年的“固收+”產品熱潮,與會嘉賓從資金端與資產端解讀了其背後的原因。

羅英宗指出,上半年政策變動是今年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禁止“手工補息”政策導致市場利率中樞顯著下移,加之銀行爲維護息差水平所採取的措施,促使大量表內資金尋求新的投資出路。這些資金流向了被視爲風險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及基金公司的“固收+”產品,成爲市場變遷的重要推手。

吳偉森表示,在資產端,債券各品種收益率較年初均有顯著下行,其間雖有幾次回調,但幅度有限,投資者持有體驗較好,收益也相對不錯。在資金端,由於存款利率下調以及“手工補息”停止,部分風險偏好低的存款客戶轉向了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

李羿也提到,從資產端來看債券收益率不斷下行,債券價格上漲比較多,推高淨值化產品的淨值表現,使得過去一段時間的債券產品收益表現較好。第二,從公衆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存款利率下降而債券產品收益表現比較好,兩者產生的“水位差”形成了一定的申購資金流。對於“固收+”產品規模的增長,許哲認爲,這是一件好事。正面來說,“固收+”基金給客戶取得了正回報,實現了比較高的收益;反面來說,能扭轉大衆對資管行業總是做順週期的負面印象。

在成皓看來,“固收+”產品的大部分倉位是固收,因此在今年固收整體業績較好的背景下,爲其奠定了良好的收益基礎。同時近年來隨着固收類資產的靜態收益率下行,其收益上限預期逐步下降,在此情況下,“固收+”產品成爲了退可守進可攻的一種投資選擇。

機構探索“固收+”資產配置

在推動“固收+”產品增長的背後,是“+”部分的資產配置策略調整,各家資管機構作出了怎樣的探索實踐?

羅英宗坦言,去年一季度後,浦銀理財開始嘗試一些“固收+”的品種,對於“+”的部分,無論是黃金ETF、權益指數、紅利、衍生金融工具,乃至掛鉤十年期國債等,公司均進行了嘗試。

羅英宗談道,實踐過程不僅深化了浦銀理財對“+”策略各維度的認知,比如在市場波動時審慎規避權益類投資,在市場確定性增強時適時增配黃金ETF或高股息紅利策略;也使浦銀理財對陌生領域保持謹慎,避免短期內的盲目接觸。同時,“和投資者的互動也有助於我們提高對產品的認識、對客戶風險偏好程度和渠道的把握。”

基於光大理財的實踐,許哲指出,理財行業和其他類的資管行業在“固收+”領域的管理模式上有所不同。以光大理財爲例,“固收+”產品大致分爲兩個系列:一是傳統主動管理的“固收+”,權益部分配置以行業寬基和指數ETF爲主;二是“固收+”衍生品,包括掛鉤黃金標的、美元債券指數等類型非常豐富。他認爲,在“固收+”領域首先必須要建設好不同產品類型所需的投研能力,與此同時,還需培養投資經理的能力,包括對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倉位的選擇,還包括識別下一階段風格的能力。

吳偉森直言,目前恆豐理財固收部對於“固收+”產品中“+”部分的資產是相對謹慎的,還是以絕對收益的理念來管理“固收+”產品,從而維持產品的穩健。

從外資公募基金固收投資的角度,成皓表示, 公司會挖掘一些比較小衆的品種和不太擁擠的賽道。“例如熊貓債在今年其他常規品種利差壓縮情況下流動性有所改善,以及資產支持證券(ABS)等都是我們在配置上會考慮的方向。另外未來可能有一些傳統信用配置的賬戶由於信用品種的供給不足會轉而選擇配置類利率品種,例如會有更多非利率債基金去投資地方債或者金融債,這也是我們在配置端會留意的趨勢。”

李羿則指出,雖然“固收+”基金必須按照合同列示的資產進行投資,但不應該被這種侷限性所限制,可以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和行業選擇落實,未來會研究嘗試通過ETF配置,甚至在一些新發產品上做更廣泛的資產頻譜配置。

下半年債市展望

去年以來,“資產荒”下的債市熱度高漲,也引起監管對金融機構交易行爲的高度關注。對於下半年債市走向,與會嘉賓一致表示相對樂觀,但也提出長久期策略、信用下沉策略或不可持續。

羅英宗指出了他看好債市的三個原因。首先,從政策面來看,近兩年來政策均透露出國家趨向於長遠規劃與高質量發展,出臺短期急促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整個政策面對債市的呵護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其次,本年度以來,貨幣政策保證了資金面的穩定,價格也較爲均衡。至於近期對城投商行在二級市場行爲的監管指導或處罰措施,羅英宗認爲,其旨在引導金融市場機構行爲,使其聚焦於主業與長遠發展。此外,參考近期日本某銀行資金鍊斷裂的案例,“央行的一些動作可能也是出於維護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安全的角度。”

最後,考慮到禁止“手工補息”政策的實施以及存款利率的下調等因素,這些因素促使資金向泛資管行業流動,市場的買盤力量還是比較充裕的。

許哲則表示,債券市場是長、中、短三個週期各自因素決定的。其中,長週期是產業政策、產業發展的狀態;中週期這幾年來央行的利率走廊對債券影響較大,牽引作用發揮明顯;短週期是資金、政策的博弈,現在很多債市利好的因素大致上都定價充分了。下半年,國債利率可能會在2.1%左右震盪。一些逐步被市場認識到的利空或者潛在的利空,和現在基本面多頭的力量某種程度上會減緩利率下行的速度。但是,中長期產業債務週期和利率走廊的框架上行難度也會很大。

吳偉森認爲債市未來在一定時間內會維持相對窄幅的波動。她提到,恆豐理財在配置策略上,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主要配置策略並未發生邏輯上的變化,做到“三適配原則”:產品與投資者的適配,產品與資產配置的適配,資產輪動與市場的適配;不做信用下沉,保持持倉的安全性。不同的是,恆豐理財在下半年需要更注重各個組合的流動性和可變現性。此外,基於目前債市還會有一段時期窄幅波動的判斷,也會稍微提高不同債券品種輪動的頻率。

“總體上我們繼續看好中國利率債市場。”成皓表示。“我們預計利率仍將處於下行通道,但由於上半年利率已經大幅下行且處於歷史低位,繼續下行的節奏可能會較前期曲折,因此我們認爲投資上依然需要敬畏央行對長端利率的風險提示和實操影響。對於後市利率債的配置,我們認爲債券的供給是一項重要因素,也是需要關注的風險點,因爲當前一些長端國債博弈背後的原因其實來自於資產的缺失,市場對於債券配置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李羿同樣表示,大環境有利於債市是毋庸置疑的,但依然要管理好下半年對於債券收益的預期。

在李羿看來,今年的債牛行情與過去也有顯著的不同。“今年的債牛行情中,傳統信用擇券策略一定程度上說跑輸了久期策略。”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指出,一方面需要關注低票息保護下的久期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多去關注一些下跌較多、被市場忽視的低估值資產,比如優質的權益資產、可轉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