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金融的護城河:唯有平安才能複製平安

即便已經過去了十五年,人們對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記憶依然深刻而敏銳。

大型金融機構一夜潰敗之下,夜夜笙歌的CBD徒留一臉錯愕的高級金領,人的驕傲如同碎紙機下的A4紙,化爲雪片落在涌動的鬧市街頭任由踩踏。凡此種種,勾勒出現代金融體系,脆弱的金字塔尖在崩潰邊緣的景象。

一名前雷曼員工的失業時刻

數不清的金融機構在公衆的責難聲中倒下,然而,也正是在幾乎寸草不生的全球金融風暴中,平安2002年引入的外方股東——匯豐集團成爲了爲數不多的相對贏家。

2009年上半年,率先從危機中甦醒的匯豐集團在全球銀行與市場業務上創紀錄地實現了62億美元利潤,比2008年下半年增長了7倍。時任CEO Michael Geoghegan 把匯豐在動盪局勢下的業績表現歸功於「多元化」[2]。

對於平安來說,這是一劑重要的強心針。

從成立之初,平安就意圖學習全球頂尖金融集團,制定綜合金融的戰略,並通過全球化資產配置,以規避單一經濟週期的風險、平滑單一資本市場過大的波動。只是,席捲全球市場的金融海嘯,讓國內外的投資者都產生了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懼怕和擔憂。

儘管現實如銅牆鐵壁,平安卻未曾動搖。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引入匯豐作爲自己最爲重要的戰略股東時,平安看中的就是它強大的綜合金融能力。2009年上半年匯豐堅韌的營收表現,也在衆人皆沉淪的危機過後,爲平安力排衆議、堅定綜合金融提供了紮實的論據。

因爲綜合金融幾乎是一個最佳的共贏模式:對客戶來說,它意味着更好的一站式服務;對投資人來說,它創造了更高的股東回報;對實體經濟來說,它提供了更精準更高效的支持。

最大的問題,是難。因爲極其複雜,所以鮮見成功。

但偏偏在平安的字典裡,「困難」二字從來都不是不做的理由,正如馬明哲在《平安心語》裡所言,迎難而上纔是平安的制勝武器。

因此,從「打地基」的那一刻開始,平安就在解決困難和自我變革中不斷進化,在綜合金融道路的實踐中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資源,在30多年後得以迴響。

如今,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邁向深水區,平安的探索與成功也將在未來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居民理財:從處處開戶到一個賬戶

在中國金融行業的歷史上,綜合金融一直是一條少有人踏進的河流。

對於股東而言,這個極其抽象的商業模式通常伴隨着極其具體的麻煩——更復雜的收益計算、更棘手的公司治理,以及短期總是要求更多的投入,而把回報遞延到自己未必等得到的「以後」。

機構們往往會在保險、銀行、證券上首先做出一條路線選擇,然後在單一業務上不斷耕耘來不斷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很大程度上,對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形成氣候的中國金融機構來說,這的確是早期階段一個更穩妥的選擇。

在這樣的生態下,金融機構們幾乎都走上了「賣產品」的道路。

不論是投資端的理財、信託、基金,還是融資端的房貸、經營貸、消費貸,因爲產品性質本身的雷同,機構之間的商業競爭也大多收束到「性價比」上。於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收益率或是利率成爲了人們衡量「金融服務」優劣的幾乎唯一標準。

然而,問題在於當不同金融機構爲了KPI而各自爲戰的時候,大衆卻面臨着「算不出總賬」的窘迫——

工資卡是工資卡、信用卡是信用卡,股票交易用的是A券商,基金買賣又用的B平臺,保險產品又是來自C公司。人們輾轉在多個銀行賬戶、證券賬戶和保險產品之間,跑了無數網點和營業部,加了各路備註不完的銷售微信,最終算不清楚財富真實的保值增值情況。

賬戶收益率的計算一直都是難題,在這個層面上,機構做不做綜合金融,就是在選擇把難題留給更專業的自己,還是更弱勢的客戶。

事實上,早在2004年香港上市前路演,面對國際投資者對綜合金融提出的擔憂時,馬明哲就爲平安做出了一個充滿前瞻性的選擇:如果不走「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多種服務」的綜合金融道路,「小成」沒有問題,「中成」也有可能,但很難「大成」,也就是不能成爲行業標杆,更不可能成爲一家世界性的創新公司[1]。

平安壹賬通爲客戶提供的一站式服務

到2009年,平安推出壹賬通,並在2010年開始組建項目組,專門推進「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後,平安的綜合金融已顯露雛形。此後,在「集團控股、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整體上市」的經營模式下,平安持續完善業務,實現了全金融牌照,隨着綜合金融的不斷深入,「一個平安」的內部文化也逐漸呈現出「一個賬戶」的客戶體驗。

平安有近 40%的個人客戶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如今來看,當年投資者的擔憂,更多是一種對歷史的單調回溯,畢竟金融行業素來有「銀行是躺着吃飯,證券是坐着吃飯,保險是跑着吃飯」的俗語,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分業監管現實也是綜合金融繞不過去的隱形成本。

但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金融服務不論是銀行、保險還是證券,本質上都是針對「風險」提供專業的定價和管理能力,在遵守各個條線自身規定的同時,綜合金融模式在集團內部不僅沒有業務衝突,反而是一種優勢互補。

與此同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今年5月正式掛牌,也預示着整個金融行業的經營和發展會發生相應的調整。

說到底,當大衆們逐漸厭倦在一個又一個「網紅資產」裡不斷輾轉騰挪又算不清楚真實的盈虧得失,追逐單一資產收益率的遊戲終究會走到死衚衕。

而如今再看,當初的平安不止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更是把難題做在了同行的前面。

資產配置:財富管理領域的稀缺供給

2019年,央行對全國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展開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隨後的報告顯示,中國家庭的資產以實物資產爲主,房產佔到總資產的6成,比美國居民家庭高28.5%,而金融資產佔比僅爲20.4%,且以無風險金融資產爲主。

統計的結果 與人們曾經感受到的時代脈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購房是過去大多數中國家庭抵抗通脹的普遍方式。實際上,就在央行展開這項調查的前一年,全國樓市在2018年共計405次地產調控政策中仍然高歌猛進,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刷新了記錄。

只是,所有對單一資產的押注,通常都會導向風險的積累。隨着「房住不炒」已然從口號變成現實,地產調控政策走向放鬆,居民財富逐漸從迴歸居住屬性的房地產中流出,人們或主動或被動地從實物資產轉向金融資產,也開始面對一個充滿波動的財富管理市場。

然而,過去的兩三年時間裡,不論是股票市場、權益基金的大波動,還是債券市場、理財產品的破淨潮,都讓對波動率非常敏感、風險承受能力有限的普通家庭,承受着難以名狀的資金壓力。這種無所適從的茫然,逐漸累積,以至於中國財富管理行業也面臨着巨大的信任危機。

往後看,地產紅利結束、剛兌時代已盡,資產配置就是家庭財富穩健保值增值的唯一通途。這種需求側的深刻變革,也將引發供給側的重新洗牌。

當任何單一產品都無法再像曾經的非標信託或銀行理財那樣一勞永逸,就沒有永恆的無敵產品,只剩無盡的資產配置。而在這條路徑之下,平安得益於其長期構建的綜合金融能力,以及對各類資產風險收益的深刻理解,而成爲了財富管理行業一個稀缺的供給:

多元化的金融業務使得平安擁有了經營上的「逆週期調節能力」,而這種能力映射到客戶的賬戶中,就是通過全面的資產配置幫助每一箇中國家庭擁有應對週期起伏的「保險」。

今天的平安早已不僅僅是一家保險公司。

在1995年末聘請麥肯錫爲綜合金融制定了整體規劃後,平安在近三十年的時間裡不斷擴充能力。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間,率先實現了保險業全牌照,並先後突破證券、銀行和資管業務;2011年至2020年,又陸續成立了平安基金、平安銀行、平安租賃、平安普惠和平安消費金融,穩紮穩打地實現了全金融牌照。

這種能力的積累,必須要用漫長的時間一步一步突破圈層,一點一點積累經驗。時間是最大的成本,但對於早早佈局的平安來說,這成爲了如今不可磨滅的優勢。

複雜的綜合金融業務必然要求一個金融機構具備極強的科技運營能力,在這一點上平安又將先人一步的前瞻能力發揮到極致。

早在90年代末,麥肯錫的規劃裡就將「科技變革體系」的思路紮根在了平安的業務中。2000年7月,平安推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統一的電話中心(Call Center)。2002年匯豐入股後,平安又分批將中高層派往匯豐的巴西后援中心,考察大後臺的建設。2006年5月正式啓用的平安張江後援中心,至今仍然讓許多金融機構負責人感慨「我們也想做,但是做不了。」

2013年,平安開始自主研發和使用雲計算,到2018年時,不僅繞開了阿里、騰訊等巨頭的包圍,還在2018年正式對外發布平安雲,不僅高效服務了自身超過2億的用戶,還能將強大的雲計算服務技術和在金融場景下的服務經驗,賦能給大量的中小金融企業,推動整個金融行業的科技化進程。

可以看到,來自國際視野的前瞻佈局和金融科技的持續賦能,都在平安的發展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把綜合金融從設想變成了平安的現實。

而在充滿波動的今天,整個金融服務行業也從質疑綜合金融、理解綜合金融,走向了需要綜合金融。

週期跨度:從未來到現在

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的中國平安,起初是一家只有13名員工的保險公司,伴隨着改革開放而成長爲今天這家員工總數超過30多萬的金融巨頭。它見證了經濟發展的成功,也看到中國人的財富管理和金融服務需求,還有很多值得做得更精細的地方。

截至2022年末,平安的客戶數量達到了2.27億人。在這個龐大的基數上,平安內部的大模型會依據資產等級、人生階段和職業三個維度來做進一步劃分,來分析和預測客戶的金融需求。

以小微企業主客羣爲例,小微融資、靈活財富管理、兼顧企業和家庭的保障產品是他們的核心金融需求。在不同的年齡層,這種需求又會進一步分層。

比如在青年階段,這類客戶的金融需求更偏日常消費和靈活理財,車險、信用卡分期、消費貸、活期存款是最爲剛需的產品;而到了中年階段,則更需要通過家庭保障保險、意外險、藥診權益等來構建一個保障體系;當他們步入老年,活期理財、養老FOF、意外險和健康險等保障日常生活的養老儲備及靈活理財又會成爲金融服務裡的重中之重。

數據來源:海通國際

從表面上,似乎其他機構只要完成產品的堆砌就可以複製一個平安的綜合金融模式。

但在這種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裡,真正關鍵的問題,從來不是盲目地多賣幾個產品,而是從用一種長期視角出發的「服務意識」,構建出對客戶需求的洞察能力和在產品供給上的執行能力。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保險業務起家,奠定了平安與衆不同的服務基因。因爲本質上,保險提供的是未來需求性的產品,這種在超長久期的視角下構建出來的綜合金融服務,是其他非保險業金融機構很難沉澱的文化。與此同時,堆人堆錢堆時間的巨大科技投入,又讓保險業的同行們難望項背。

就在別人難以複製其綜合金融模式的當下,平安30多年來所積累的廣泛的渠道網絡,疊加其大數據風控模型、平安雲服務等科技能力,又使得它可以更高效地複製自己的每一個案例,實現金融服務的普惠。

中國金融業發展至今,綜合金融的含義早就不是簡單地停留補全業務牌照、多賣幾種產品上,而是廣泛地考慮到一個普通人爲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會產生的所有金融需求。而當整個行業面臨如今「高質量發展」的命題時,機構之間終究繞不過去成本的競爭。

從成立之初就篤信「只有靠綜合金融的協同效應,才能把成本降下來」的平安,也始終沒有偏離自己的航道。

到今天,一個客戶幾乎全生命週期的金融需求都可以便捷地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及時、優質的響應時,平安的綜合金融模式,早已於無聲處走進了千家萬戶。

尾聲

如果說,平安的綜合金融模式有任何的護城河,或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時間。

表面上,這一切來源於平安佈局得早。但這一個「早」字背後,是當年中國金融行業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平安就具備了超長期的戰略眼光,並做出了準確的路徑選擇;是即便在現實的重重考驗裡經受過試錯的痛苦,平安仍然矢志不移地繼續前進。

說到底,企業的護城河永遠只有一個,就是能夠做「難而正確」的事情,能夠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勇敢地付諸實踐。「正確」意味着持續下去一定會產生好的結果,「難」意味着高門檻淘汰了大量競爭者。二者相乘,只要時間越久,積累的競爭優勢就難以逾越。

金融是一個摸着錢過河的地方,人性與利益之間的搏鬥,讓前瞻和堅韌在這個行業裡因稀缺而顯得耀眼。

但在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當下,戰略的決心和戰術的耐心相結合是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強大的必經之路,平安的綜合金融之路就是一本不能不讀的「教科書」。

參考資料

[1] 無止之境:中國平安成長之路,秦朔、陳天翔

[2] HSBC and Barclays ride out global storm,FT

[3] 中國平安2008年年報

作者:張婕妤

編輯:李墨天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張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