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深圳又跑出一個IPO

近日,協作機器人開發、製造商“越疆科技”,將計劃以港交所18C規則申請上市。按2023 年的出貨量計,這家公司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並在中國所有協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爲13%。

協作式機器人,較爲常見的形態是機械臂,因其安全性、靈活性和適應性成爲傳統工業機器人非常重要的補充。同一賽道,去年,節卡機器人已遞表科創板,遨博智能據悉也已啓動上市計劃, 這三家企業均成立於2015年前後,時值協作機器人概念推出之際,一度成爲資本的寵兒。

越疆科技成立於2015年7月,在8輪融資中獲得了深創投、前海母基金、中網投、中金資本、鬆禾資本、溫氏資本、招商局資本、雲暉資本、勢能資本、農銀國際等數十家知名機構的支持,投後估值35億元。

節卡股份在IPO前有過6輪融資,投後估值同樣約35億元,遨博智能也如期完成了7輪融資,背後均有十多家機構扶持。三家企業接連闖關IPO爭奪“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賽道也即將迎來IPO收穫期。

85後山大碩士在深圳賣機器人

越疆科技創始人劉培超、首席科學家郎需林是山大校友,均爲山大機械工程系的碩士畢業,在機器人行業耕耘了9年。越疆科技的核心成員均來自哈工大、山大、中科院等國內一流的機器人相關人才培養基地,擁有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技術。

2015年,適逢“雙創”熱潮,28歲的山東小夥劉培超來到深圳決心創業,計劃從桌面機械臂切入進入機器人這個大賽道。

機器人分爲四類:協作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其他專業機器人。按收入劃分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的話,協作機器人其實是其中最小的賽道。據灼識諮詢,2023年收入規模僅有10億美元,遠低於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200億美元和285億美元。

事實上劉培超最初的設想也是做工業機器人,但鑑於工業機器人領域成本高、關鍵部件價格被壟斷,整體行業競爭較大,進而選擇協作機器人以填補國內機械臂市場的空白。

受益於深圳發達的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鍊,越疆科技研發進展迅速,成立次年就發佈了全球首款桌面型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協作機器人Magician,併發布了輕量型四軸SCARA協作機器人M1,還在國外衆籌平臺 Kickstarter 收到一千多臺訂單,衆籌了近 62 萬美元。由於產品小型輕便、靈活穩定,引起了業界高度關注,爲機械臂的跨行業應用帶來火花。

經過近十發展,越疆科技已推出四個系列、共27款協作機器人型號,可滿足製造、零售、醫療健康、STEAM教育、科研等衆多領域的大量使用場景。按軸數來看,越疆科技的協作機器人主要分爲四軸和六軸兩類,主要銷售CR系列及Nova系列的六軸協作機器人。

公司在全球賣了4.7萬臺協作機器人,業務遍佈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包括美國、歐盟、日本、東南亞等主要海外市場。

越疆科技的營收在不斷增長,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售出1.74億元、2.41億元和2.86億元,毛利率分別爲50.5%、40.8%和43.5%。但公司依舊虧損並持續加大,報告期內虧損分別爲4175.6萬元、5247.7萬元、1.03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 2 億元。

8輪融資後估值35億

瓜熟蒂落,越疆科技發展近10年之久,行業也趨於成熟,押注賽道的早期資本也在密集謀求退出。作爲資本寵兒,越疆科技背後站上了衆多知名機構。

越疆科技天使投資方包括同道齊創、道生資本、深創投、君溢創投等,投後估值達到1.5億元。2017年4月,公司獲得深創投和前海母基金近7000萬的A輪投資,投資方包括寧波梅山、前海母基金、紅土創投、深創投、道生資本、珠海同道。

2018年6月,越疆科技獲得由鬆禾資本領投的 1 億元 A+ 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教育領域深耕、工業領域拓展及技術方面的探索,投後估值達到8.5億元。

鬆禾資本董事總經理白雲帆曾表示,“我們看好輕量、協作機器人這個領域,一方面越疆自主研發的驅控一體技術,已經做到了最先進的層次,成本可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越疆是將動力學算法成功應用人機協作產品上的企業,這在國內企業中是極少數。越疆的機械臂通過輕便的設計讓其擁有了筆記本一般的體驗,同時搭載視覺輔助,進一步降低了部署的複雜度。這些都是越疆非常獨特的優勢。”

2021年1月,越疆科技完成3.2億元B輪融資,由中金資本領投,中車資本、溫氏資本、招商局資本、雲暉資本、勢能資本、中金資本私募、卓源亞洲、十維資本等跟投。

2022年7月,由中網投、深投控、玖菲特投資,越疆科技再度完成C輪融資。越疆科技的最新一輪D輪融資,發生在2022年11月,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領投,深投控、農銀國際、國盈君和、卓源資本、玖菲特投資、米拓投資、海聯中正、華融天澤等機構跟投。

2022年,越疆科技已引領協作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成爲當年發展速度最爲迅猛的協作機器人企業。IPO前,其投後估值爲35.31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目前,公司創始人劉培超爲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爲26.62%;深圳市鬆禾成長股權投資爲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6.03%;前海股權投資基金爲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爲5.44%。

機器人火了

協作機器人迎來一波上市潮,這背後不僅意味着團隊技術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更意味着行業的成熟、市場的需求。本質上,這背後是中國人口結構巨大變化下的一場生產力革命——工廠勞動力不夠,找機器人;老齡化加劇,靠機器人。

今年機器人真的很火。當其衝的就是人形機器人。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形機器人已經走到了產業化落地階段。點燃這波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的直接導火索便是AI技術水平的提升。

過去,人形機器人更多地依賴硬編碼模型進行調整,一方面效率較低,另一方面也難以滿足多樣化場景的需求。現在AI大模型能夠更好、更快地讓機器人理解和配合人的訴求。

今年6月,賽道內就出現了今年最大手筆的天使輪融資:銀河通用機器人融了7億元的天使輪。其投資方陣容強大,有18家,包括美團點評戰投、北汽產投、商湯國香基金、訊飛基金等戰略及產業投資方;啓明創投、藍馳創投、經緯創投、源碼資本、IDG資本等頭部財務機構,股東中還出現了頂級985高校資本,包括“清華系”的無限基金SEE Fund,“北大系”的燕緣創投。

銀河通用機器人研發帶隊的王鶴是國內最早進行具身智能研究的前沿學者,是北大博士生導師。他曾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師從美國三院院士人工智能泰斗Leonidas J. Guibas,其還擔任着智源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一職。聯合創始人姚騰洲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師從機器人行業泰斗、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教授,曾任職ABB機器人研發中心,積累了多年工業和服務機器人的研發經驗。

此外,賽道玩家還包括最炙手可熱的創業明星,“90後”科技博主、前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創辦的智元機器人。2023年3月才創辦公司,就快速獲得資本的追逐,成立一年估值就達到70億,一年內A輪融資後面多了四個“+”。

資料顯示,智元機器人在6輪融資中吸引了包括高瓴創投、奇績創壇、高榕資本、藍馳創投、比亞迪、BV百度風投、C資本、上汽資本、中科創新、鼎暉投資、臨港新片區基金等頂級機構。據悉,近期,智元機器人正在開啓新一輪融資,老股東百度風投將再次參與此次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