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爲什麼看不上米其林?

本文系本站沸點工作室硬核看板欄目公衆號:yinghekb)出品

“今天我們大家之所以歡聚在這裡,是爲了我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北京米其林榜單,慶祝它的發佈。所以今天,我要敬米其林,感謝它,分享了我的悲慘北京吃飯人生……”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味覺也照樣適用。就在昨天,我們的老朋友米其林又一次來到北京這片土地,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優質餐廳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

而說起北京米其林榜單,需要先把時間撥回2019年11月。當時可以說是現場翻車,公開處刑,甚至有人點評米其林成功錯過所有正確答案

用時也相當短暫,從世界上最權威美食榜單到人人喊打滾出北京的落湯雞,僅僅只用了幾小時。

白巖鬆短評

不得不承認,這塊美食屆的金字招牌,似乎一到中國就不香了。

01 米其林指南,輪胎上的美食家

衆所周知,米其林一直都是賣輪胎的。

1900年,賣輪胎的米其林兄弟爲了鼓勵更多人駕駛出遊(賣更多輪胎),開始推出並免費向外界發放「法國旅行指南」。

說白了,就是古早時期的旅行助手,幫忙規劃行程的。

這份指南分有兩個版本,一種是綠色封面,記載了行程規劃、景點推薦、道路導引等等的綠色指南。另一種就是紅色封面,評鑑餐廳和旅館的紅色指南。

而這本紅色指南,也正是米其林指南傳奇開端

米其林紅色指南1929版封面/wiki

不得不佩服米其林創始人的這個決策,從輪胎業到餐飲業,這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竟用一本指南就給牽到了一起。

有趣的是,這本米其林指南並非發行即巔峰,甚至一度被人拿去墊桌腳

這也讓米其林兄弟意識到,免費提供的東西反而會被人們輕視,於是在1920年,米其林指南決定取消免費提供,改爲售賣。

1931年繼續升級,米其林公司派出美食評測員暗訪餐廳,給出最公正的評價,《米其林指南》的權威性由此建立。

到了今天,雖然影響力有所下降,但依舊是大多數廚師的畢生追求,大多數食客的美食圖鑑

《東京大飯店

02 餐廳好不好吃,誰的舌頭說了算?

米其林指南的權威,和它的神秘分不開。

首先米其林會將餐廳分成等級。

一星,同類別裡比較出衆二星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三星,料理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造訪。

還有一張必比登(Bib Gourmand)榜單,主要推薦價格平民的小餐館,甚至街邊小吃

而這些星級的定奪,主要靠米其林派出的美食密探。

這些美食密探都是在在餐飲業積累了一定經驗之後,通過法國米其林總部長達3-6個月的特殊培訓及測試之後,才正式開始測評的。

其中的標準包括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技巧駕馭能力、料理中展現的個性,以及餐飲水準一致性

他們的工作也可以說是令我真心羨慕的職業,每年飛到全球各地逛吃逛吃。

重點是,在這個吃喝的過程中,還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想象一下,不僅能吃好喝好,還能cosplay 007,真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快感,讓人慾罷不能。

《孤獨的美食家》

03 爲什麼米其林在中國慘遭毒打

當然,這些聽起來公正的評選標準,其實還是相當主觀的。

美食不是一言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尤其在中國這片美食沃土,就連一晚碗小的螺螄粉,都能爭論不休,有人奉爲神作,有人閉口不嘗……

其次,因爲姿態太過神秘,模棱兩可,也經常被詬病爲“其實誰也不知道真正的標準是什麼”。

而且就算米其林內部有一套完善的標準,如果不能因地制宜,水土不服也是註定的。

不同地域,飲食上存在着巨大差異。一直採用一套標準評定,那榜單不應該叫《北京米其林》,應該叫《法國人來北京如何不踩雷》。

米其林指南這一充當旅行助理的角色,如果能正確對待自己的視角,想想什麼餐館,是當地人會主動想帶外地來旅行的朋友去吃的,這一角度或許更靠譜一些。

就比如連續在必比登榜單上蟬聯兩年的尹三豆汁,反正我是不敢吃的,真怕一口豆汁入喉,出門左拐直接被架進ICU。

說到底,米其林是一本指南,也只是一本指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並非聖經,畢竟最後還是我們自己來品嚐。

那它又能給中國美食帶來什麼呢?相信每個人心裡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搜索關注硬核看板微信公衆號(ID:yinghekb),讓硬核的知識先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