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3月虧8億 本田計劃停產氫燃料車
北汽藍谷(600733.SH)日前發佈最新銷量數據,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5月銷量1197輛,較去年同期的2106輛下滑43.16%;1~5月累計銷量爲5374輛,較去年同期的11692輛下滑54.04%。銷量的下滑直接影響了業績的表現,據北汽藍谷公佈的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爲8.30億元,同比下滑50.19%;淨虧損8.54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4.31億元。
一財點評:北汽新能源也曾有過輝煌,在2013~2019年曾連續七年保持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此前的電動車絕大部分都投向了出行市場,此外,電池續航里程短以及質量問題頻出,也影響了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形象。2020年,隨着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及電動車市場向智能化轉型,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出現腰斬。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推出新的面向私人消費市場的極狐品牌,並通過與華爲的跨界合作來提振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希望破圈,但這能否如願以償,還有待觀察。畢竟,隨着越來越多的品牌的進入,智能電動車企市場的競爭開始白熱化。
本田於6月15日對外宣佈,計劃在今年停止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該公司與通用汽車聯合開發氫燃料車型的項目並未中止,未來會有雙方合作的新車型面市。除了氫燃料路線層面的再定位,該公司還決定取消燃油版的高端車型傳奇Legend和燃油版的MPV奧德賽(參數丨圖片),以此加快落實2040年“只銷售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型”的目標。
一財點評:氫燃料電池汽車曾被業內認爲是汽車未來的終極形態,日系車企是這一技術路線的最初擁躉者,但高昂的成本和欠缺的基礎設施,讓這一技術路線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進展緩慢。長城汽車日前宣佈會將“沙龍汽車”打造成一個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品類,但本田卻宣佈停止生產氫燃料汽車,會採取聯合開發的模式推出車型。在智能電動汽車轉型給車企短期的資金和盈利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的大背景之下,未來業內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這一技術路線的定位和市場前景預判會不會有新的思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6月16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PPI漲幅明顯擴大,原材料部分領域的價格較快上漲確實要引起重視,要加強市場調節,緩解企業的成本壓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財點評:汽車產業“缺芯”的問題引發全行業關注,事實上,除了芯片短缺,“缺鋼”、“缺銅”等情況也有發生,上游原材料價格從去年到今年大幅上漲,給汽車產業鏈帶來經營壓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汽車製造業完成營業收入近2.9萬億元,同比增長51.7%,累計實現利潤近1800億元,同比增長1.6倍,但與此同時,“缺芯”以及鋼材等原材料漲價也在影響汽車產業的營收和利潤。4月份,汽車製造業實現利潤增速比前3個月有所回落。在鋼材價格連續上漲後,今年以來,已有40餘家輪胎企業宣佈漲價。近幾個月來,電動車巨頭特斯拉也已經在全球範圍進行5次調價,而國內大多數汽車廠商尚未將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車企要在當下繼續保持穩健增長,這面臨一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