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雙焦”起飛:焦煤焦炭連漲八輪
在鋼材市場的強勢帶動之下,焦煤和焦炭兩大商品正在走出一波強勢行情。
12月9日,國內期貨市場收盤,商品期貨多數下跌,煤炭板塊強勢上漲,焦煤漲近6%,焦炭漲超1%,價格分別創下四年和兩年以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焦煤和焦炭在入冬之後接連上漲,和年初相比漲幅均接近40%,與此前火爆的鐵礦石行情漲幅幾乎持平,成爲年內漲幅最高的商品品類。
現貨方面,依據標普全球普氏數據,過去的3個月,國內山西低硫主焦煤價格累計上漲13%,唐山到廠價至1665元/噸;國內62強度焦炭價格上漲14%,至2240元/噸。
“可以說焦煤的強勢由焦炭驅動,而焦炭的強勢則是由鋼材驅動。”標普全球普氏冶金煤與焦炭分析師陸捷告訴記者,“實際上現貨方面,國內已經有連續八輪的價格上漲出現,焦化廠與鋼廠之間的博弈也一直存在,目前的狀況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賣方市場。”
同時,他也向記者強調,目前無論是焦煤還是焦炭,均處於供給“青黃不接”的階段,這樣的狀態將會在十二月份持續。
焦煤供給洗牌
分產品來看,這一輪焦煤行情的起點是10月初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禁令發佈。
據統計,中國每年煤炭消費量超過40億噸,今年前8月國內生產原煤24.5億噸,但同期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動力煤+煉焦煤)共計7043萬噸,對整體供給影響微乎其微。
在中國進口煤炭總量中,澳大利亞佔比相對較高,2019年中國進口澳洲煤炭7700萬噸,佔比26%;2020年前八月則佔進口總量的32%。
但在消息釋放之後,國內焦煤期貨還是連續三天暴漲,市場徹底走出9月底的整理狀態,漲勢一直持續至今。
究其原因,在中國整個焦煤供應中,進口焦煤佔比不足15%,但其中4成來自澳大利亞,4成來自蒙古。疫情之後,來自於蒙古的焦煤進口大幅下滑,從疫情前的日均1000車降至日均不足300車,進口來源更加依賴澳大利亞。
“對於國內來說,進口雖然佔用量微乎其微,但卻起到了一定的價格平抑作用,過去當國內焦煤價格漲幅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是用進口焦煤進行價格平抑。”一位從事焦煤貿易的人士告訴記者。
同時,在全球焦煤供應中,澳洲焦煤的品質最優,其次則是來自中國山西省和蒙古的焦煤,以及加拿大和美國的一線焦煤產品。更加優質的焦煤儘管價格稍高,但能夠大幅提升鋼廠的鍊鋼效率,並降低成本。
也是因此,在澳洲焦煤進口受限之後,中國鋼廠的進口選擇來自加拿大、美國等其他地區生產的焦煤,儘管相對質量較差,但在下游鋼材價格的持續上漲之下,這些成本完全可以被利潤覆蓋,也讓中國焦煤的進口格局更加多元、安全。
同時,因冬季環保和安全檢查政策,國內煤炭產能也在不斷受到影響,增幅相對有限。
陝西方面,目前正在開展煤礦安全生產排查,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重慶方面,12月9日,重慶市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並決定從12月5日起,全市所有煤礦已停工停產,對納入關閉退出的煤礦一律不準下井作業。
“不過現在來看,最爲緊張的兩個月是11月和12月,當時間進入明年1月份,就會有量釋放出來。”陸捷表示,“目前來看,依然是在供需基本面驅動的範圍內。”
焦炭產能受限
焦炭方面,從今年初持續至今的去產能政策,到年底體現出對於市場的威力,產能增速不及國內生鐵產量增速,造成價格上漲的局面。
需求方面,無論是國慶節假期後鋼材終端需求表現良好,還是高爐開工積極性高漲,都是焦炭需求旺盛的重要支撐因素。
據中鋼協測算,1-9月份,粗鋼表觀消費量7.69億噸,同比增長8.94%,增幅比1-8月份擴大1.7個百分點。國家重大投資項目的啓動和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復甦,拉動了鋼材需求。
在較高利潤的刺激之下,今年1-9月份,我國粗鋼產量78159萬噸,同比增長4.5%;生鐵產量66548萬噸,同比增長3.8%;鋼材產量96424萬噸,同比增長5.6%。
“從粗鋼日產水平來看,去年還沒有超過300萬噸的水平,而今年已經多次超過300萬噸,預計今年粗鋼產量達到10.5億噸,比去年上漲5%左右。”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粗鋼產量歷史上首次突破10億噸。往年冬天,制約中國鋼材企業增產的一大因素——環保限產要求,在今年似乎並沒有達到往年的力度。
去年的唐山秋冬季環保限產提前於10月開始執行,在此帶動下,全國生鐵產量快速回落至較低水平。而今年,北方地區已經供暖,雖然唐山也數次發佈秋冬季環保限產方案,但實際執行力度並不大。
據悉,當前,全國高爐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5%,屬於較高水平。所以,目前來看,今年秋冬季環保限產更多體現在限燒結等環節,對高爐生產的衝擊不及預期。
“首先是鋼企在目前利潤擴張的情況下,自主減產的意願是偏弱的。”一位鋼鐵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次,在多年對於環保設施的投入之後,不符合要求必須停止的產能已經是少數,目前的限產措施更可能是一個常態化的限產,隨着企業環保設施升級改造,這樣的限制會逐步寬鬆,最終讓這部分符合要求的企業獲利,以繼續對環保進行投入。”
焦炭生產方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0月,全國生鐵產量累計增長4.3%,而焦炭產量累計下滑0.7%,焦炭供需不匹配可見一斑(進口占比極小,可忽略不計)。
今年7月開始,焦化利潤就超過400元/噸,高利潤刺激下,焦化廠生產熱情相當飽滿。從230家獨立焦化廠的數據來看,日均產量持續處於高位,但沒有進一步擡升,說明目前國內產量已經到達一個瓶頸期。
“去產能之後,230家獨立焦化廠日均產量自70萬噸回落至68萬噸。如果供應和需求均保持當前水平,那麼焦炭市場將延續供不應求格局。”一位焦化廠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