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發展“大膽資本” 深圳給科技創新種子基金“上保險”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2024年11月15日,深圳在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上發佈科技創新種子基金風險補償方案,即通過“基金+保險”,進一步推動更多金融資本大膽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記者瞭解到,方案將引入科技保險補償,以種子基金投資的種子期企業或項目爲保險標的,通過保險分擔被投項目的科技成果轉化風險,保險期限最長可達15年。在子基金到期時,由專業第三方機構對科技成果轉化結果進行認定,對於未能成功轉化的項目,保險機構將根據約定賠償相關方的損失。同時,建立“保投聯動”模式,保險資金可以通過“優先認購權”參與種子期項目投資。

此前,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種子基金首先要解決投資信心和積極性問題,特別是社會資本,“要讓社會資本在投資領域裡面是有利可圖的,在投資企業裡能夠有超額回報。”

“通過這樣一系列制度設計,破解早期項目風險高、週期長等資本‘不願投、不敢投’的痛點。”相關人士介紹稱。

2023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動設立了深圳市科技創新種子基金,種子基金認繳總規模2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記者瞭解到,深圳早在2018年即設立了規模100億元人民幣的天使母基金,種子基金是在現有天使母基金投資階段上進一步前移,投向更早更小的科技項目。深圳通過設立種子基金,旨在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

記者獲悉,近日,光明力合科學城種子基金順利完成基金合夥協議簽署及工商登記,這也意味着深圳市首支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正式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

據力合科創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基金規模爲2億元,主要出資人包括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代深圳市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深圳市光明區引導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力合科創自有資金,爲深圳市首隻種子基金,主要投向生物醫藥和高性能材料領域項目。

“種子基金髮展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要提高社會資本的投資信心和積極性,二是要積極挖掘科技成果轉化。”李新建此前表示。

他介紹稱,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的痛點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無直屬管理機構,無投資團隊;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科研成果轉化部門與市場創新主體信息不對稱;中小科技企業資本實力不足等。

而風投創投機構的介入或能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用投資去增加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