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國高校差在哪兒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4點座無虛席

本站教育論壇供稿:日前,兩張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4點多學生仍在學習的照片,在網上迅速傳播。照片顯示:凌晨4點的哈佛大學圖書館裡,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圖片配文這樣寫道:哈佛是一種象徵。人到底有怎樣的發揮潛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爲什麼在哈佛能兌現?哈佛的學生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着比薩可樂坐下後,往往邊吃邊看書或是邊做筆記。我就沒見過哪個學生光吃不讀的,更沒見過哪個學生邊吃邊閒聊的。感覺哈佛,餐廳不過是一個可以吃東西的圖書館,是哈佛正宗100個圖書館之外的另類圖書館。哈佛的醫院,同樣的寧靜,同樣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醫院仍是圖書館的延伸。於是,哈佛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有33位。哈佛產生的美國總統有7位。

哈佛校園裡,不見華麗服飾,不見濃妝異彩,更不見晃裡晃盪,只有匆匆的腳步,堅實地寫下人生篇章。哈佛不是神話,哈佛只是一個證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負,理想的證明。

央視《世界著名大學》製片人謝娟曾帶攝製組到哈佛大學採訪。她告訴人們:我們到哈佛大學時,是半夜2點,可讓我們驚訝的是,整個校園當時是燈火通明的,那是一個不夜城。餐廳裡,圖書館裡,教室裡還有很多學生在看書。那種強烈的學習氣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們。

在哈佛,學生的學習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時,我才知道,在美國,在哈佛這樣的名校,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處可以看到睡覺的人,甚至在食堂長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邊來來往往就餐的人並不覺得稀奇。因爲他們知道這些倒頭就睡的人實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學生一邊啃着麪包一邊忘我地在看書。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國高校差距在哪裡了。

在哈佛採訪,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學生學的太苦了,但是他們明顯也是樂在其中。是什麼讓哈佛的學生能以苦爲樂呢?我的感覺到,他們對所學領域的強烈興趣。還有就是哈佛學生心中燃燒的要在未來承擔重要責任使命感。從這些學生身上,你能感到他們生命能量在這裡被迸發了出來。

在哈佛學習的一個北大女孩說,哈佛的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4門主要課程,一年是8門課,4年之內修滿32門課並通過考試纔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只有最聰明的天才學生可以在兩三年內讀完這32門課,一般的學生光應付4門課就已經忙得頭暈腦漲了,因爲在課堂教授們講的飛快,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課下又留下一大堆閱讀材料,讀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業

那個北大女孩說,我在這裡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而且,在哈佛的作業量要求很大,她說,我們課後要花很多時間看書,預習案例。每堂課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準備,課前準備充分了,上課時才能在課堂上和別人交流貢獻您的個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否則,你是無法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的,當每個學生都投入了時間認真準備了,纔可以快速推進課堂討論的進程,而之前如果不讀那麼多的書,你就無法參加到課堂討論之中。哈佛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來自學校的淘汰機制

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約20%的學生會因爲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滿學分休學或退學,而且淘汰的20%的學生的考評並不是學期末才完成,每堂課都要記錄發言成績,平均佔到總成績的50%,這就要求學生均勻用力、不能放鬆。在哈佛不僅學生有壓力,老師一樣有壓力。在哈佛的課堂,要求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新的。老師每年講課的內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學的發展變化。因此,哈佛的老師必須處在最前沿科學的研究陣地。哈佛認爲,教授首先應當是個學者,能夠享受挑戰和創新的樂趣,而且能與他人進行有說服力的交流。

相關閱讀:實拍全球名校哈佛大學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