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產品,利用好更要保護好

地理標誌產品名錄,總是會勾起不少人強烈的購買慾,它也儼然成爲一份中國土特產購買指南。各地積極爲當地土特產申請地理標誌產品、地理標誌商標,最直接的原因是它的權威性綠色地標標誌就是一塊金字招牌,有助於擴大產品知名度美譽度

獲批地理標誌產品重要意義在於產業鏈的標準升級。標準化一旦建立,既能保障產品品質穩定,又便於管理,讓定品級、定價格有了依據。這尤其適應目前以線上消費爲主的消費趨勢消費者根據品級消費,不會花冤枉錢。地理標誌產品讓農產品從非標品變成標品,趕上電商大潮,賣得更遠更多。

標準化還有個好處是便於產業大規模推廣,讓原本不掌握這一技能人羣能夠在短時間內加入到產業鏈條中。這也是地標產品在各地帶動大批貧困戶脫貧攻堅的重要原因。以五常大米爲例,2018年,五常市發佈了五優稻4號水稻種植環境質量要求等8個標準,梳理出27個流程、99道工序,引導農民按照不同標準種植優質水稻,分享五常大米更高的品牌收益

需要提醒的是,地標產品作爲無形的知識產權,很容易受到侵犯,被李鬼壞了名聲。例如張家界莓茶剛有點名氣,就出現了亂象。據瞭解,莓茶在全國線下店面少,線上電商多,線上莓茶價格有的30元/斤,有的300元至500元/盒,還有些店打着原產地名義、用一級芽尖莓茶圖片賣粗枝葉的低級茶,售價每斤40元,還買一送一,誤導消費者下單,嚴重傷害莓茶品牌。這是地標產品普遍面臨的問題陽澄湖大閘蟹有“洗澡蟹”、太平猴魁有“假猴魁”。這就要求各地行業協會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加強聯動,一方面嚴格要求生產企業落實生產加工標準,不要自毀品牌;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冒牌貨打擊力度,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地標產品和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