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協議的「理解」背後:百家爭鳴的價值觀
要「正確」理解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其實很難!不斷地看協議上的文字,依舊難以判讀此協議對臺灣是「有利」或「不利」。即使不斷地公開辯論,我預期也是如此。
爲何會這樣?
因爲,解讀者的詮釋來自不同的專業知識領域(比如:國際經濟學、國際政治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律學等)或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小康或富裕;本身是老闆或員工;就職企業是大企業或中小企業;就職產業是哪一種服務業等)。以專業知識爲例,即使同一領域,也充斥不同學派的信仰者;更甚,不同領域知識亦可能衝突,如經濟學者與政治學者的角度可能分歧。所以,協議的背後必然充斥不同的價值觀與利益衝突。
從國際經濟學的角度,國家間或區域間的「貿易障礙消除」一向是主流,自由貿易協議必然帶來彼此各自的利益提升。這一向是臺灣商學院的主流邏輯。市場的開放、交流以及延伸而來的競爭,將有助於「汰弱存強」,有益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尤其,對岸目前已是臺灣的重要經濟夥伴,對象選擇上,與對岸進行貿易整合也符合國際經濟學的學理。從此點來看,馬政府並沒錯。馬政府正信奉此等價值觀,作他們認爲對的事情。
然而,前述的價值觀,只是國際經濟學裡的自由主義學派,儘管此學派是臺灣、美國與很多國家的學術主流。早就越來越多的人質疑自由主義的此等主張,理由是他們眼中所見乃「全球化」的「M型化」現象:貧者越貧、富者愈富。所謂經濟學生產要素(人才、資本、貨物、勞動)的流通與整合,最後圖利的仍是大企業與其中的老闆、高階經理階層等一小羣人。非此等族羣的多數人民,感受不到薪水提升與就業率的下降,甚至還會發現物價、房價的高漲等。大企業具有規模經濟的優勢,小企業將面臨淘汰。又,企業生產以營利爲目的,如何利用各地不同國情(如便宜的勞動力與薪資等)減少成本是經營者所考量;畢竟投資者的目的在於賺錢,如何在各地投機乃天經地義,這也是所謂的國際「熱錢」到處「炒股市」、「炒房地產」的原因。這亦是爲何現在的世界,到處有人「反全球化」。前幾年,美國次貸風暴,掀起「佔領華爾街」的全球社會運動;歐洲整合50年,不少國家內部一直有「反整合」者,近年來勢力也漸成氣候。即使被政府列入最大競爭對手的韓國,內部的仇富聲浪一直高漲。
當然,針對M型化,自由主義者會認爲,若不想被淘汰,理性的國家、企業或個人就必須好好思維本身所不足,努力往富的一端往上爬。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語言:現在買不起市區豪宅,就先從遠一點開始住,好好努力,以後就買得起豪宅;新人一開始不用在意薪水19K,好好努力,以後千萬年薪.....。但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會強調,憑個人努力是無用的,因爲檯面上的制度早被資產階級所把持,透過此等圖利資產階級的遊戲規則,無產階級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無產階級:永遠處於「被剝削」的情境。事實上,馬克思學派這樣的主張,也成爲多年來國際上許多發展中國家(又稱窮國、南方國家)批判已開發國家(又稱富國、北方國家)的語言。
前述乃國際經濟學裡的學派爭議,觀點分歧顯然已相當大。若從其他不同知識角度切入,勢必爭議又更不同、更復雜。
●作者賴榮偉,臺北,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投資理財公司投資研究室經理。以上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