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識局:內憂外患交織,“貌合神離”的G7峰會何去何從?

中新網6月15日電(張乃月)近日,美、德、英、法、日、意、加七國領導人和歐盟領導人齊聚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的一處豪華度假地,召開一年一度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

此次峰會的聯合公報中,G7十多次強調"團結、一致",但卻未能達成實質性成果。不少西方媒體在報道此次峰會時,用上了"疲憊""最後的晚餐"等詞,甚至稱G7"處於前所未有的危險之中"。

G7峰會何以黯然落幕?這一所謂的"富國俱樂部"如今面臨怎樣的"危險"?這一機制還能走多遠?中新網邀請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進行深入解讀。

"貌合神離""各有難處"

意大利秀美的風光並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前來開會的領導人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風光"。相反,其中許多人正在自己國內面臨不小的政治挑戰,"各有各的難處"。

首先是美國總統。在抵達意大利的前一天,拜登的兒子剛剛被定罪,成爲美國史上首位遭定罪的在任總統子女。路透社稱,隨着美國2024年大選日臨近,拜登當前正面臨着嚴峻的選情。

"明年出現在G7峰會上的,究竟會是特朗普還是拜登,是籠罩在峰會上的巨大未知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報道中說。

德國與法國領導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剛剛落幕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德、法兩國的執政黨表現糟糕。爲重振旗鼓,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不惜冒着巨大風險解散國民議會、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在英國,首相蘇納克將議會下院選舉提前至7月舉行,民調顯示反對黨或將迎來大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內閣只有16.4%的支持率;加拿大即將在明年舉行大選,總理特魯多也面臨聲望低迷的困擾,一度表示每天都想辭去自己這份"瘋狂的工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G7國家努力對外"秀團結",峰會難免受到國內"狀況頻出"的政局影響。

"爲了應對各國,尤其是美國(政局)的不確定性,G7峰會提出了很多目標,試圖以超越政治變化的方式將它們固定下來。"崔洪建說。

他還指出,這屆G7峰會對西方而言很重要,它將爲接下來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7月的北約峰會定調,因此各國更需要協調立場、彰顯團結。

然而,美國媒體在報道峰會時,通過《七國集團領導人齊聚意大利,躲避國內政治危機》這樣的標題,精準概括出G7領導人的窘境。CNN稱,這樣的情形引發了人們的質疑:在本國民衆的憤怒和不滿中,G7在世界舞臺上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

焦點問題,各執一端

各自"內憂"之下,G7峰會開得怎麼樣?

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等是這場峰會關注的焦點,但這些議題,也成了七國集團爭吵的焦點。

由於烏克蘭危機久久未決,不少國家深陷"援烏疲勞症"。在利用俄羅斯被凍結資產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問題上,各國進行了長久的爭論。CNN稱,直到拜登飛往意大利參加G7峰會時,援烏計劃還在討論中。

"歐美對烏克蘭問題的看法存在差異,歐洲普遍希望取得平衡,避免自身利益受損。因爲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大部分都在歐盟國家,一旦俄羅斯採取報復措施,受影響最大的也將會是歐洲。" 崔洪建指出。

據法新社統計,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作爲對俄製裁的一部分,西方凍結了俄羅斯央行價值約300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絕大部分在歐洲。

因此,歐洲完全有理由擔心烏克蘭最終無法歸還貸款、被凍結資產無法產生足夠收益、這些資產最終會被歸還給俄羅斯等問題。

崔洪建指出,對美國而言,更需要看到具體的援烏金額,需要儘快落實援助計劃。但歐美在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真正的共識。

在巴以問題上,崔洪建認爲,歐美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雙方的分歧比在俄烏問題上的更多。

首先,歐洲內部在這個問題上已有分歧,有的國家支持以色列,也有國家對巴勒斯坦表示同情。

"如果沒有美國此前提出的三階段計劃,美歐甚至無法在峰會上就巴以問題展開討論。"崔洪建認爲,只要美國繼續像目前一樣一味支持以色列,美歐雙方的分歧和矛盾將難以化解。

"無論歐美怎樣努力協調立場,只要美國的單方面政策不改變,就很難出現解決當前巴以衝突的好方法。"崔洪建指出。

除此之外,峰會期間各國在多個問題上爭吵不斷。比如,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反對在峰會最後聲明中加入支持墮胎權的直白措辭,就惹惱了美國和法國領導人。

G7的分裂與矛盾從何而來?

崔洪建認爲,G7以所謂的世界最發達經濟體自居,起初着眼於"經濟治理"議題,矛盾並不突出。但隨着近年來 G7的"地緣政治化"越來越強烈,美國試圖將G7變爲謀求自身地緣利益的工具,再加上G7國家影響力不斷下降,集團內各方的矛盾不斷加深。

"最後的晚餐"?

在分歧和爭論中召開的G7峰會,見證了自身不斷下滑的國際影響力。

"抵制七國集團""不要戰爭""停止破壞地球",峰會開幕當天,距會場60公里的布林迪西市聚集了大批抗議者,抨擊G7在環境、和平、社會公平等領域未能發揮積極作用。由於會場周邊每天都會發生抗議活動,意大利警方不得不在會場周邊部署上千名警力。

輿論場上,質疑G7所扮演角色和發揮作用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美國"政治新聞網"直白地寫道,本次G7峰會中的六位領導人如同"跛腳鴨",此次峰會更像是"最後的晚餐",根本無法展示所謂"西方實力"。美國外交學會也刊文說,由於內部分歧和外部形勢變化,G7的重要性受到質疑。

與此同時,本屆峰會還邀請到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巴西、印度、約旦等多國代表參加。有分析指出,這樣的舉措,反映出西方的"小心思"。

"這反映出G7爭奪全球南方的意圖。"崔洪建說,"一方面,G7意識到非西方國家的發展和崛起難以遏制,西方已經很難真正代表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意志;另一方面,G7也希望對全球南方國家施加影響,以幫助鞏固自身所謂的主導地位和既得利益。"

崔洪建指出,如今七國集團插手的事務越來越多,但已與當前國際格局發展的客觀規律相悖,"非西方力量崛起、多極化進程加快,這與以前由七國集團來主導國際事務的形式相矛盾。"

他指出, "儘管G7在努力維持自身生命力,甚至希望發揮作用。但實際上,它的作用在不斷下降,它的生命力也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