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雷特氏症全臺僅184例 病友協會辦嘉年華募集資源
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偕同多個社團於19日舉辦嘉年華活動,希望增加疾病能見度爲病友募集資源。(任義宇攝)
由染色體引起的罕見天生疾病「雷特氏症」,因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全臺僅184例個案,且病發後不但難以治療,且因肢體、意識皆會受到影響,讓生活無法自理造成家庭重大負擔,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偕同多個社團於19日舉辦嘉年華活動,希望增加疾病能見度爲病友募集資源。
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雷特氏症屬於罕見疾病,全臺僅184例個案,小朋友病發後,因需要長期照顧,往往讓家長難以應付,協會整合全臺病友家庭的力量於2014年成立,透過協會希望給予蕾雷家庭更多支持。
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偕同多個社團於19日舉辦嘉年華活動,希望增加疾病能見度爲病友募集資源。(任義宇攝)
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偉祥,向高雄長庚兒童神經罕病中心主任洪碧蓮頒發感謝狀,感謝洪醫師長年來爲罕病兒童的努力。(任義宇攝)
黃偉祥分享,自身女兒就有罹患雷特氏症,於出生18個月時確診後「夫妻痛哭三天三夜」,因此決定在嘉年華活動中,推出「二人三足」活動讓民衆體驗雷特氏症發病症狀、以及公益籃球、攤販、遊樂場等活動,希望透過定期舉辦嘉年華活動增加能見度,希望能募集更多資源幫助「蕾雷」家庭。
高雄長庚兒童神經罕病中心主任洪碧蓮分享,雷特氏症屬於神經發展性疾病,爲X染色體出現異常,因此多發病於女性,一般都發病於出生18個月後,會出現眼神渙散、口語、步態出現退步,未來人生都難以正常生活,需要有人隨時在旁協助。
洪碧蓮說,雷特氏症屬於罕見疾病,發生率僅在萬分之一以上,雖有新型藥物,但僅能緩解症狀,但價格高昂,1個月治療就要價約285萬,且需要長期服用,讓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因此目前僅能針對容易併發之癲癇等進行症狀治療。
參與此次活動的大發扶輪社社長曾丞祥受訪表示,雷特氏症相較腦麻、唐氏症等疾病,因十分罕見因此讓大衆對其認識有限,但其發病後往往造成家庭重大負擔,雷特氏症關懷協會有個願景,就是建立24小時照顧機構,希望透過每場活動舉辦,讓每個雷特氏症家庭都能受到較好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