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密集型產業增加高質量就業促技能提升
近日,上海市首期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高級)培訓班在上海市松江區新橋職校開班。學員將針對工業機器人的人才需求與崗位能力進行系統學習。圖爲學員在新橋職校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操控機器人。姜輝輝攝(人民圖片)
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積極拓寬留守婦女就業創業渠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引導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圖爲4月8日,峽江縣水邊鎮一家箱包生產企業的工人在趕製訂單。陳福平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對易地扶貧搬遷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讓搬遷婦女實現就業顧家兩不誤。圖爲3月26日,在從江縣美娥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一家刺繡扶貧車間,繡娘正在查看繡花機操作狀態。羅京來攝(人民視覺)
高品質生活什麼樣?千家萬戶都有自己的具體期待,其中少不了就業。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增加高質量就業,注重發展技能密集型產業”。“技能密集型產業”這一新表述讓人眼前一亮。技能密集型產業有哪些?將對促進高質量就業起到怎樣的作用?是否意味着更多勞動者將“身懷絕技”?
——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2億人,但技術工人仍普遍短缺,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長期保持在2以上
物聯網項目金牌選手被新大陸集團以百萬年薪引進;廣東學生獲獎選手簽約企業九成以上爲南航、廣汽、比亞迪、美的、格力等龍頭企業或行業知名企業;吉林、山東、湖北等省份學生獲獎選手被各大院校搶訂一空;大多就業選手最終就業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於去年舉辦後,大賽組委會對學生獲獎選手的就業情況進行了專題跟蹤,發現他們不僅場上爭金奪銀、技藝高超,場下更是“熱門”“搶手”,真正實現了就業崗位好、待遇好、發展好。
近年來,被旺盛市場需求、各類專業大賽不斷推高的“技能熱”漸入人心,“技能密集型產業”也首次被寫入了“十四五”規劃綱要。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對本報記者表示,相對人們已經熟知的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等,技能密集型產業更側重對勞動者供給端提出要求,是服務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提倡技能,現實背景突出。人社部數據顯示,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了2億人,佔就業總量的比例爲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佔技能人才總量的比例達到28%。但是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技能人才總量和結構仍然不足。
“招到成熟的技工可不容易。”“工廠智能化不斷提升、工業4.0向前推進,對懂技能會操作的工人需求更大了!”記者在近期採訪中發現,“招工難”是許多用工大企業面臨的問題,其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是突出。不少求賢若渴的企業推出獎勵補貼等舉措,就爲讓更多技能人才早日到位生產。
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是中國目前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突出表現。“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崗位需求和勞動力的供給不匹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不適應崗位的需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說,中國技術工人是普遍短缺的,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長期保持在2以上。
“‘注重發展技能密集型產業’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有利於引導一部分人改變重知識輕技能的認識,對技能的學習和使用、技能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都有着重要現實意義。”莫榮說。
向綜合技能轉變
——從航天工業、新材料、新制造到工業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相關行業,技能“含金量”越來越高
具體來看,家電、服裝等傳統制造業產業,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技工需求。那麼,哪些產業可以算作技能密集型產業?
在莫榮看來,對技能要求較高和需要較多技能環節的行業很多,比如航天工業、工業機器人、新材料等“高精尖”的現代製造業、新興產業;涉及縫紉工、刺繡、陶瓷、車工、焊工等手工技能工種較多的行業等,都是技能密集型產業。
“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現在的技能密集型產業,可以看出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市場對勞動者素質需求的升級趨勢,在企業招用工中則體現爲從招普工到更多招用技工的轉變。”莫榮說。
就技能本身的需求來看,正從單一技能向綜合技能轉變。莫榮舉了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的例子,這項2019年頒佈的新職業要求從業者不僅會機械製造工藝設備,還要懂計算機軟硬件,能進行裝配、編程、調試、工藝參數更改、工裝夾具更換等作業,有着多重複合技能要求。“未來隨着工業機器人大量引入生產線,更是需要大量操作和運維人員來支撐整個製造系統的高速運轉。”莫榮說。
實際上,從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到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近年來人社部等相關部門頒佈的多批新職業中,也呈現出與技能密切相關的特徵。
仍以工業機器人行業爲例,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雙雙被列入新職業。中國作爲連續五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最多的國家,每年需要大量的工業機器人“上線”。掌握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調試、故障排除以及系統集成等技術的工程師需求也越來越大,待遇隨之上漲。
高質量就業反映在收入上,是不錯的薪資水平。人社部相關報告顯示,工業機器人領域技術操作工參考薪酬每月5500-7000元,工業機器人維護工程師7000-1萬元,系統集成工程師則在2萬元以上。預計未來5年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的人才需求量將達到125萬左右。
技能提升“進行時”
——過去兩年全國補貼性技能培訓超過4000萬人次,完整的產業體系爲技能人才培訓提供利好
一邊是技能人才短缺,一邊還要發展技能密集型產業,人才供給如何跟上來?
在莫榮看來,一方面,要從教育環節入手,拓寬人才供給增量。“在教育結構上可適當調整,不鼓勵盲目追求綜合性高等教育,而讓更多適合的人才進入中高等職業教育學習技能。同時,高等院校可適當增加工科等學科類的招生比例,更加重視技能院校、職業院校的發展等。”
另一方面,從現有勞動者環節入手,推動技能人才存量提升。“一些技能型工種,比如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經過1-2個月的培訓,合格後就可上崗。”莫榮說,這樣的技能培訓,能讓勞動者技能更強,產出更高,收入增加,同時也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相關工作一直在推進。在全國推開的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中,前兩年開展的補貼性培訓超過了4000萬人次。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作爲最後一年,定位爲“技能提升質量年”,重點是以優質高效爲目標,合理延長培訓時長,合理確定提高培訓補貼標準,全面實施實名制管理,着力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各地,技能提升相關計劃也正加速落地。山西今年將投入20億元,完成200萬人的培訓任務,讓100萬技能人才取得證書,推動“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雲南全年計劃使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14億元,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60萬人次,助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浙江明確到2023年,全省培訓達到300萬人次以上,聚焦“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領域打造“金藍領”……
隨着技能提升計劃穩步推進,更多勞動者將擁有一技之長。“中國產業體系完整、產業鏈齊全,有規模龐大、勤勞好學的勞動者,一定能建成世界最龐大的中國特色的技能人才隊伍。”莫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