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信昌/臺灣房價「漲」聲四起 完善居住正義爲上策
● 盧信昌/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臺灣競爭力論壇知識創新組召集人
近兩年來,因着美、中關稅戰的影響,海外企業返臺投資又可以享有租稅優惠和利息減免,因而陸續帶動起在廠房土地與工業區附近的住房需求。即使面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景氣正掉入低迷擺盪之中;但一波波的房市熱潮,正由北往南做擴散,隨着臺商迴流而站上了歷史的新高峰!
房市高漲毀經濟
即使臺北、新北兩個都會區外的北臺灣,民衆漏夜排隊搶買預售屋,投資客更摩拳霍霍,逼得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撰文抨擊;他直言房市議題的影響,角度很多元,還牽涉到信用風險與金融循環,因此絕對不能忽略房價飆漲,所可能帶來的負作用。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但臺灣的房市依舊熱絡。(圖/名緯廣告提供)
房地產投機的負面效應,國人記憶應該歷歷在目,像是九零年代日本房價崩盤的創痛,於今猶在。除了威脅到金融穩定,更影響到資源配置,從而讓投資形成有所偏廢,而損害到生產力提振與長期的經濟成長。
根據中小型建商的觀察,政府出手抑制炒作雖屬立意良善;但在衝擊力道與主要影響,豪宅戶與大建商的案子還是有能力做規避。最後的受害者,可能是口袋不深的中小建商;他們一旦被抽銀根,連帶影響好不容易纔談成的都更與危老建設案。媒體探詢學者的意見,莊孟翰教授的說法是:「我預估大概半年後,就開始有餘屋會流入法拍。」直言不諱的認爲市場買氣一旦起了大反轉,中小型建商就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更不能排除會有一波的倒閉潮!
究其實,房價飆漲的成因頗多;但各國政府的行政效能,則難辭其咎。原因無他,經年的量化寬鬆依然持續,之所以無解的關鍵,就是金融監理的不夠深入、到位,反倒讓貨幣政策全被投機風潮所綁架。其次,房產漲價的作用,原該有利於都市更新與國土規劃的推動,一次完成人口分散與都市現代化和基礎建設的提升。
但在政策人士習於短線思考,以及部門之間的相互掣肘和推諉之下,原本的一盤活水好棋,也只能玩到雙輸的慘痛收場。如今中小建商在建地的取得,搶不過大建商和保險業;在危老都更上頭雖然盡了心力,但面對逐漸緊收的放款頭寸,終究要力不從心的。
尤有甚者,喊了震天響的社宅政見,二十萬戶的綠色大餅,人民早心知肚明,也不敢有所期待。跳票不打緊,最近從總統府、內政部,一路酸言追打柯P市長,靠鬥嘴來轉移新聞風暴的成分,固然有之;甩鍋,更是不餘遺力了。危老都更,可不能只靠小範圍內的建設,來做市容的擦脂抹粉;而要有在國土安全之下,通盤考量的都市計劃與魄力出擊。
眼前的熱錢流入,部分造成了臺幣升值與股市飆漲,這不完全是內部因素所能解決;爲了避免資源誤導的副作用,打房也無可厚非。但在事緩則圓的過程當中,該有的都市計劃與通盤考量,讓國土安全與居住正義能有更完滿的主張規劃,再沒有連任壓力的小英總統和柯P市長,當然責無旁貸。
熱門點閱》
► 李沃牆/「萬四」行情臺灣「薪情」好?股匯房齊漲擴貧富差距
► 明倫社宅》薛承泰/全臺忙蓋社會住宅 居住正義反成「衝量」正義
► 勞金炒股案》周信佑/防範下個「寶佳」?建立市場監理制度爲上策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