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電動汽車比歐美品牌更有吸引力,西方車企一敗塗地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insideevs”網站5月9日文章,原題:我去了中國,開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汽車製造商一敗塗地 一些(西方)批評者堅稱,中國在製造業能力——尤其是研發和銷售電動汽車——方面的進步,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打入別國。批評者稱,如果中國是真正開放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就會繼續大量購買西方汽車,西方汽車的銷量也不會急劇下降。然而,如果認爲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是政府強迫國民購買國內產品的結果,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想法)就像酸葡萄心理。

我在中國待了一週,參加了汽車行業的盛會北京車展。作爲吉利集團的客人,我和其他幾位國際記者試駕了十幾輛汽車,並進行了許多重要交談。實際情況遠比“我們與他們”複雜微妙得多。有人說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過度投資,拼命尋找傾銷劣質產品的空間。這種說法顯示是錯誤的。事實上,西方車企一敗塗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後,我意識到一切是多麼不同。到達區和任何國際大都市機場一樣繁忙,但沒有在美國甚至歐洲通常會聽到的那種汽車引擎聲和排氣聲。大部分汽車都是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五花八門,有比亞迪、吉利,甚至還有西方品牌。整個國家都沉浸於電動汽車熱,真是太壯觀了。

我們開車從上海到杭州的吉利全球總部,乘坐的是一輛極氪009多用途汽車。吉利總部展示的最新車型中,不論價位高低,都令人難以置信——都是高科技、性能卓越的車子,是我在歐美製造商那裡未體驗過的。等到了(北京)車展現場,我發現自己見識太少。展會人頭攢動:拍視頻的網紅、中國媒體、國際媒體……與美國國內車展媒體預覽日那種空蕩蕩的“鬼城”景象截然不同。後來我才知道,這次車展有100多款新車型和概念車亮相。這與去年9月的底特律車展大相徑庭。底特律車展只有一款全新車型,另外兩款是已上市汽車的改款,沒有一款是電動汽車。

而在中國北京,展廳裡停滿來自各家本土車企的全新電動車型。他們都想證明自己的實力,都很努力。任何一款價格適中的中國電動汽車的基本信息娛樂系統,都比(歐美)一些六位數價格的汽車更勝一籌。這是有原因的,中國的電動汽車現在已經非常好了,中國的城市基礎設施也很完善。中國有很多電動汽車品牌,其中一些是與本土科技公司之間合作的產物。不管哪種類型都是聯網的,充滿高端處理器和先進技術,以吸引挑剔的中國買家。

從親眼看到的情況,我明白了爲什麼中國自主品牌會有這麼多人(追捧)。比如,理想汽車展臺前一直排着長隊。不過,西方品牌沒享受到這種熱度。我碰到的第一個展臺是別克汽車的,可人都去哪兒了呢?那是北京車展第一天上午,10時還不到,該展臺只有寥寥無幾的觀衆。“中國駕駛”網絡節目的威爾·桑告訴我:“中國人並不真正關心概念車。他們要的是能買到並馬上開走的東西。”他解釋了西方車企爲什麼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部分原因是西方品牌無法快速實現電動化,提供的軟件和產品也不行。

我感到尷尬,身在中國,卻試圖同情西方品牌,還以爲他們被擠出中國市場是政治原因,而並非自己的過錯。實際上,我感覺又回到上世紀80年代末,彼時美國製造商覺得可以向公衆出售任何不太成熟的車型,而公衆只需接受。現在,我看到這一幕在中國重演:西方製造商尤其是美國製造商,似乎根本沒有努力。西方車企沒有試圖瞭解並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只想賣掉自己想造的車。相比之下,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在更努力地瞭解消費者的想法。中國消費者希望擁有大屏幕的聯網汽車,於是,本土製造商想出辦法,而且做得很好。

我們只會一個勁地抱怨,而中國一直在進步。

當(西方)汽車製造商、科技公司和監管機構對中企進行打壓時,那種“這只是在保護我們的市場”的說法顯得很空洞。相反,這給人感覺就像在譁衆取寵,同時默認了無意努力做得更好。這不是在競爭,而是想把競爭完全拒之門外。所謂對網絡安全的擔憂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與中企目前推出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糟透了。做工不行,聯網也很差。

西方汽車製造商很少與科技公司深入合作,以服務於中國或其他國家的用戶。在建立電池供應鏈方面,也沒像中企那樣搶佔先機。他們似乎也不想通過產品線的不斷更新和靈活性來迎合中國市場(或任何市場)。中國“不公平地”補貼的說法,與西方製造商誤判中國市場、未能生產出中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究竟有多大關係?爲什麼西方車企如此傲慢?

即使美歐如願以償——打壓了中國進口產品,最終也不會帶來性能更好的汽車。這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在內心深處,西方車企高管和一些對華鷹派專家都明白,中國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比歐洲和美國品牌更有吸引力。我親眼看到了,我們一敗塗地。(作者凱文·威廉姆斯,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