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城的隱秘軸線
▌楊徵
編者按
如今北京城中軸線正在積極籌備“申遺”的工作,今年又恰逢紫禁城建成六百週年。關於紫禁城的歷史,成爲衆多文史愛好者關注的熱點。本文作者楊徵,通過研究不同時期紫禁城和周邊建築的關係,發現這些建築之間有很多“隱藏”的軸線,比如明代的大祀殿(今天壇祈年殿),與紫禁城最重要建築奉天殿(今太和殿)以及太廟享殿,在一條直線上。而且紫禁城東側有一條帶“文”字的軸線,西側也有一條帶“武”字的軸線。這些發現成爲解讀紫禁城歷史的新鑰匙。
當然,這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我們更希望此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於“隱藏的軸線”,先從宛平城講起。如今位於盧溝橋東側的宛平城,是由於民國年間宛平縣政府遷入而命名,在此之前,這裡先後名爲拱極城和拱北城。關於這兩個名字,很多人包括清代的一些史料都認爲,明代這裡名叫拱北城,清代改名爲拱極城。實際上這座城自明崇禎十一年開始建設時便名爲拱極城。1981年,曾在這裡出土過一塊銀牌,銘文上寫的是讓御馬太監“督理拱極城”,其時間爲崇禎十三年(1640)。
拱極的得名出自《論語》:“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拱)之。”在傳統文化中,“極”指北極星,在古代被認爲是“帝星”。明代北京城中,能夠代表“天帝”的,就是嘉靖年間興建的明堂“大享殿”(即天壇的大享殿,清代改爲祈年殿)。筆者突發奇想,在地圖上將拱極城的東西軸線(即宛平城東西兩座城門連接線)向東延伸,其東端正是大享殿的寶頂。這似乎可以證明,明代時大享殿的寶頂被賦予了北極星的意味,而拱極城的命名,也直接和它的佈局有關聯的。
拱極城的兩座城門,體現了風雨漂泊中的明王朝,對於國泰民安的最後祈禱:其東門爲順治門,西門爲永昌門。然而,它們並沒有起到作用,“永昌”成爲李自成推翻明王朝統治後短暫使用的年號,“順治”則成爲清代入關後第一任皇帝的年號。
在北京城西北,明代也曾經修築過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址,名“鞏華城”。如今地鐵昌平線“鞏華城”站附近,能隱約看到這座城址的遺蹟。當年這座城共有四座城門,南門爲“扶京門”,北門“展思門”,東門“鎮遼門”,西門“威漠門”,寓意大漠遼東,都在朝廷掌控之下。如果將鞏華城的南北中軸線延長,便會發現,其延長線的北端,與十三陵的首座陵寢——長陵的主殿祾恩殿,形成了“三點一線”的格局,這樣一來,就能明白鞏華城北門“展思”的命名依據。
縱觀北京城的歷史,尤其是明代,封建社會傳統的禮制,在北京城的規劃和建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妨把時間退回到明永樂十八年(1420),這一年,紫禁城工程接近尾聲,皇宮的中心建築奉天殿,以“壓倒一切”的規模,雄踞於紫禁城最中央的“土”字形臺基之上。永樂皇帝對此沒有滿足,一些附屬工程正在他的規劃下陸續建設。
如今大家熟知的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以及合祀天地的大祀殿(今天壇祈年殿)等建築,都是在這一年開始興建的。這些建築的規劃和佈局有一套現成的參考標準,這便是南京城的佈局。不過永樂皇帝在此基礎上做了一定的修改,北京大祀殿(今天壇祈年殿)地址的選擇,便是其中最爲重要的改動。如果對北京城幾座重要建築的位置進行分析,便會發現北京的大祀殿和故宮奉天殿以及太廟享殿之間似乎有一種神秘的關係:三座大殿呈“三點一線”的佈局模式。以奉天殿正脊中心點爲出發點,連接太廟享殿正脊中心點,最後將這條線延長,便和大祀殿正脊中心點三點重合。
這一重要的軸線,在明中期嘉靖皇帝改造北京城的時候得以延續,合祀天地的大祀殿被拆毀後改建爲大享殿,它是皇帝祭天的場所。這座大殿與太廟享殿、奉天殿“三點一線”的格局未變。按照這條軸線,可以這樣想象:大享殿奉祀上天,即代表着“神權”,這份權力通過軸線,先傳遞到了皇帝祖先的手中,即太廟的享殿,再順着這條軸線向北到達奉天殿,這也是皇宮中的正殿,代表的是“神權”延續到封建帝王手上。通過這樣一根軸線,明代的統治者將“君權神授”的理念通過建築表現出來了。
嘉靖皇帝似乎還對這條軸線的意義進行了延伸:如果將這條軸線從奉天殿(今太和殿)繼續向西北延長,嘉靖年間興建的大高玄殿乾元閣和坤貞宇也被納入了這條軸線中,而整條軸線的北終點則在德勝門附近,“德勝”二字出自《周易》,與元代健德門的名稱一脈相承。
相對於上文提到的這條西北-東南走向的軸線,一定會有一條相對應的東北-西南走向的軸線。筆者認爲這條線就是起自於社稷壇五色土,之後經過奉天殿,最終結束於京城東北的安定門。當時的寓意是整個國家在皇帝的統治之下呈現一派安定和諧的氛圍。根據奉天殿、安定門以及社稷壇興建的先後順序,可以推測,五色土的位置是依據安定門、奉天殿的位置而定。
除了兩根重要的軸線以外,在北京城還有一些以中軸線上的建築爲基準點,並呈左右對稱的建築,如崇文門和宣武門。這兩座城門興建於永樂十七年(1419),這兩座城門,與北京城東側的東直門、朝陽門以及西側的西直門、阜成門的位置,也有着非常微妙的關係。朝陽門和宣武門的連線,與阜成門和崇文門的連線相交點正好是明代承天門(即天安門)的位置,而東直門和宣武門的連線,與西直門與崇文門的連線相交點,則正好在紫禁城的奉天門(即太和門)的位置,這兩條連線的交點都落在帶“天”字的中軸線建築上,可見並不是隨意安排。
有意思的是,崇文門、宣武門的命名,也跟軸線有關係。比如,以奉天殿正脊中心點爲出發點,連接明代初年興建的“文樓”(明中期更名文昭閣,清代爲體仁閣)後繼續延長,在這一線上有文華殿、崇文門等建築。相應的,奉天殿和“武樓”(明中期更名爲武成閣,清代改爲弘義閣)的延長線,則經過武英殿後,到達位於京城西南的宣武門。“文”線和“武”線,相映成趣。
作爲皇城正門的承天門,也有類似的軸線,從承天門(今天安門)引一條軸線,連接長安左門(明清兩代科舉發放皇榜的場所)後,經過承天門東側的文職衙門,最終到達崇文門;西側的軸線經承天門,長安右門(明清兩代爲秋審犯人的場所)後,經過承天門西側的五軍都督府等武職衙門後,最終達到宣武門。因此可以推斷崇文門和宣武門的位置,乃至於北京城南城牆位置的確定,和紫禁城都有着微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