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這些熱詞描繪的是不是你的生活

最近打開社交網絡,出現了不少新詞,比如“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三個帶有社會屬性的詞彙,其實一定程度上有重合——“弄弄子”基本都是“打工人”,而“打工人”們大多一夜之間變成“尾款人”。社會心理學家分析認爲,“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這些網絡熱詞的出現,其實是年輕人外界互動的窗口,通過幽默進行自我消解。

“糊弄學小組出圈,“弄弄子”分享日常糊弄之能事

所謂“弄弄子”,是因爲豆瓣“糊弄學小組”出圈而形成,這門關於“以不敷衍的方式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的新學,很快席捲了年輕羣體網友們借用今年流行的“××子”稱呼,將精研“糊弄學”的各位統稱爲“弄弄子”。 記者趴在豆瓣的“糊弄學小組”看到了很多“弄弄子”的日常糊弄小技巧,有緩解尷尬的不得已,有無法共情又迫於禮貌的敷衍,有過度社交時代裡的自我保護,也有親密關係中不需要刻意經營的信任…… 比如,“先肯定對的再否定錯的”,這樣的禮貌敷衍,會顯得內容比較豐富。舉例來說,當別人表示“我們晚一點去吃飯吧”,回答“嗯嗯”就有點敷衍了,可以改成“嗯嗯,晚一點去吃,現在先不吃。”再舉個例子,“我們明天走好嗎?”“好,我們明天走,今天不走”。總結下來就是“肯定+否定”。不過說出這個技巧的網友也表示,在聊天軟件裡這樣對話,顯得無腦廢話口頭交談時使用會更好使。 還有愛追綜藝的網友發現伊能靜是個優秀的“弄弄子”,她多次在節目中展示了她的經驗:當有人抱怨時,只需要肯定他,再放低自己的身段,你就可以“糊弄”過去了,並獲得對方的好感。比如,秦昊跟她交往時說自己堅持文藝片條路,不知道對還是不對。這時伊能靜回覆說:“你知道我多想成爲你這樣的演員嗎?”後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阿朵跟伊能靜說自己可能要被淘汰了,伊能靜安慰她說:“阿朵,你知道你的音樂多棒嗎?我的夢想是成爲你這樣的音樂人。” 記者看到,有網友甚至還分享了一個“萬能句式: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比如當同事跟你埋汰自己老公時,你可以說:哎,這叫啥事兒啊,要是我也受不了。

“打工人”被全民玩梗,兼具“上班族”和“打工仔”的內涵

結合另一個新詞“打工人”,就會發現再怎麼“弄弄子”,最終還是“打工人”。記者看到,“打工人”已經有了自己的詞條,即“打工仔,爲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自稱”。相信很多人在微博和微信上都被“打工人”及其表情圖刷屏過,“打工人,早安”更是被廣泛使用。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張燕告訴記者,“打工人”火爆,是因爲它兼具了“上班族”和“打工仔”的語言內涵。傳統語境之下,“上班族”多指擁有安穩的職業狀態的人羣,能從工作中收穫穩定且有增長空間的薪資;“打工仔”則指由農村走向城市務工的年輕人,收入不高,工作不穩定且繁重。而“打工人”一詞巧妙地兼具了二者內涵,將自己從事的職業統稱爲“打工”,帶着對薪酬、工作強度和晉升機會的抱怨,更平添了一層風雨飄搖的不穩定感

“打工人”其實幾乎覆蓋了所有上班族,不管你年收入多少,只要在上班、有老闆、壓力大,那就都是打工人。自稱“打工人”帶着這樣的潛臺詞:我有工作,但幹得不爽,掙得不多,還有可能隨時失業,所以大家都這麼說時,在網上就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人。

買中帶淚的“尾款人”,繼續加油吧“打工人”

到了11月1日,“打工人”紛紛秒變“尾款人”。今年雙十一來得有點早,很多規則還是老樣子,先付定金再付尾款,很多產品需要付定金方能享受優惠,且如果後期不補尾款,定金也不退。 隨着直播帶貨的主播們嘶啞着嗓子喊:“OMG,買它”,“不要睡了,醒醒”,多少白天努力養家的“打工人”,一不小心就變身爲熬夜花錢的“尾款人”,即付了很多定金欠了一屁股尾款的雙11剁手一族。數據顯示,11月1日凌晨,涌現出數億“尾款人”。 沒錯,“打工人”鋼鐵般的意志不只用來早起上班,還有熬到凌晨付尾款。如果說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那尾款人就是買中帶淚,一般來說,定金大多在百元以內,定金付得乾脆利索,而輪到付尾款時,只能告訴自己,每天的“早安,打工人”要變成“加油吧,打工人,努力搬磚掙回尾款”。

心理專家:看待世界的健康態度讓人更加穩定 面對網絡上不斷出現的熱詞,張燕告訴記者,在她看來,“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正是年輕人與外界互動的窗口,通過幽默進行自我消解。

張燕告訴記者,如今,年輕人在面對高壓環境時會產生焦慮感,所以應運而生了這些調侃性質的熱詞。糊弄,看似消極逃避,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對抗,讓自己不被超產社會的節奏裹挾,在生活中撬出縫隙,放置一點自由自在。其實“弄弄子”這個羣體提倡的是一種溝通技巧的運用,像情商類的課程,包括說話技巧、做事套路等。不過在“打工人”中僅有“弄弄子”的情商,是遠遠不夠的,“打工人”不僅需要具有匹配崗位的專業能力和溝通技巧,更需要具備的是“精神商數”,即感商,包括感動力(感動別人的能力)和感知力(被別人感動的能力),這方面能讓你成爲一個有感染力量的人;感商還需要真誠、付出、不索回報,感商的修煉和運用是快樂的、滿足的。這需要工作時專注於當下的事,纔可以做好。所以網絡上那些“尾款人”能保持在這樣的精神世界下工作和生活,焦慮自然沒有那麼強烈,人自然變得輕鬆許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