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出現首例 防SFTS 爬山當心蜱蟲叮
有鑑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陸續在亞洲地區發生,興大獸醫學院研究團隊賙濟衆(左起)、徐維莉、張照勤、陳鵬文針對放牧牧場持續監控,果然發現病原。(興大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在全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另一種存在於牛、羊身上的新興病原已悄悄出現。國立中興大學有感於日本、南韓與大陸相繼成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疫區,2年來針對放牧型態牧場做監測調查,果真在牛與羊的樣本中偵測該病毒核酸,顯示病原確實已在臺灣現蹤跡,呼籲民衆到山區應注意。
興大獸醫學院教授徐維莉指出,SFTS致病原爲白纖病毒科的病毒(SFTSV),屬於人畜共通疾病,其傳染媒介爲「蜱」,一般受感染者可能出現發燒、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情況,若嚴重更可能有出血傾向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近年在亞洲被發現,國內已於15日將其新增爲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爲有效防範,興大從前年開始針對放牧型態牧場做監測,果然在牛、羊樣本中發現SFTS病原與抗體,顯示該病毒已入侵臺灣。研究團隊指出,根據臺灣採得的SFTSV核酸序列做比對,發現與日本流行病株相近,且目前發現臺灣反芻動物、蜱蟲及人受感染的SFTSV核酸序列屬於不同基因羣,由此推估其有多種形態。
SFTS是於2009年在湖北首度發現,之後日本及南韓、越南陸續有確診病例,臺灣去年11月出現首例確診。研究團隊指出,由於該患者沒有出國史、但是常在山區活動,呼籲民衆到山區要穿長褲、鞋襪,避免遭蜱蟲叮咬,未來也將會針對病媒昆蟲持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