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原標題:羣衆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圖爲三明市寧化縣大洋村美麗的田園風光。陳慶合攝(影像中國)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着擂茶吃拌麪……”

一曲《三明後生仔》,近日走紅網絡。短短的歌詞引發了外地人的嚮往,也唱出了三明人的自豪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羣衆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羣衆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老區蘇區奔小康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三明是老區蘇區,也是欠發達山區。山高,路遠,地少。奔小康的路上,老區蘇區人民過得怎麼樣?

1999年7月7日,泰寧縣新橋嶺下村。老支書黃建華記得,那天正好是趕圩天,日頭大,天熱。

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嶺下村,看望慰問老游擊隊員黃炳茂調研村裡五通”(通路、通電、通安全衛生飲用水、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情況。黃炳茂時年83歲,家裡四世同堂。

地處閩贛交界的嶺下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當年全村不足400人,就有28人蔘加了革命。1999年,全村還只有一部搖把電話,村民喝水靠挑,沒有一條水泥路

黃建華的印象中,嶺下迎來這麼大的領導,還是頭一回。

“從‘五老’(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接頭戶、老交通員、老蘇區鄉幹部)的生產生活,到村裡的‘五通’情況,習近平同志問得很細。”黃建華說,“第二年,村裡‘五通’就基本解決。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黃炳茂老人每年都能收到習近平同志託人帶來的慰問品,直到老人去世。”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不要忘記‘五老’和這些革命老幹部。”回到泰寧縣城,習近平同志在調研座談中殷殷囑託。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新橋鄉黨委書記嚴榮焱關注着總書記每次老區蘇區行的重要講話,深有感觸,“對於老區蘇區而言,打贏脫貧攻堅戰,除了政治責任,更飽含着告慰革命先烈的特殊意義。”

寧化縣淮土鎮禾坑村,當年蘇區擴紅籌糧的標兵村,近年來又成了精準扶貧的先行村。

“當年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就要求‘真扶貧、扶真貧’,2013年到湘西調研時又提出精準扶貧思想。”淮土鎮黨委書記邱華東說,2014年,三明市領導帶着大家一起琢磨,緊盯三個問題: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

一項名爲“348”的精準扶貧機制先在禾坑試點,隨後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確定扶持對象,以“四因四缺分類法”搞清致貧原因,以“八種幫扶模式”解決“誰來扶”“怎麼扶”。

到2019年,不僅禾坑,三明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爲穩定脫貧質量,三明不僅建立了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還“自我加壓”,將幫扶力量向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延伸。

如今,嶺下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示範村。優質稻、稻花魚等特色農業產業不說,紅色旅遊也辦得風生水起。黃炳茂家門口,21年前紅紙寫就的老對聯,如今換成了木刻:“隔山隔水隔不斷老區情誼,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

只要值得就捨得

“堅持把人民羣衆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算一筆支出賬,頗有意味。

2013—2019年,三明教育支出從35.31億元增加到64.24億元,年均增長10.49%;2011—2019年,醫療衛生支出從4.8億元增加至13.8億元,年均增長14.1%。二者增幅,遠比財政收入“跑得快”。

支出多與少,增幅快與慢,是選擇,也是理念。

三明爲什麼捨得?

“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羣衆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羣衆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羣衆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

“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份人民至上的情懷,三明人早已有深切體會。

“要牢牢樹立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盼,真正做到‘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羣衆是主人,我們是公僕,維護好、保護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着眼點;要堅持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11次深入三明調研,“人民”二字講得最多,分量最重。

牢記囑託,一以貫之。“人民羣衆的事,只要值得,我們就捨得。”在三明,同樣的話,反覆聽到。

車行市區,路過一處嶄新校園。當地人一旁介紹:這是今年剛招生的滬明小學,去年12月動工,今年9月就投入使用,解決學位超2000個。

“不止一個滬明小學。”三明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黃茂鋒介紹:爲解決近年來冒頭的大班額問題,三明去年啓動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20個,新、改、擴建齊發力,計劃3年內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6795個。據測算,總投入近16億元。

從補短板應急項目,到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再到工作績效正向激勵機制,三明近年來“跳起來摸高”,讓“窮”財政也能辦出“富”教育——這些年,三明基礎教育質量始終位居福建前列,去年福建文、理科第一名和今年理科第一名,都花落三明。

捨得投入,也得創新。

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百姓看病太貴,醫保基金不堪重負,三明以改革求解。從最初的治混亂、堵浪費,到“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兩票制”、“年薪制”,再到如今的醫保打包支付、組建總醫院、C—DRG收付費,三明醫改已邁入“以健康爲中心”的3.0版。尤溪縣總醫院黨委書記楊孝燈說得直白:“以前醫院靠治已病賺錢,現在醫院注重治未病,希望羣衆不得病、少得病。”

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村民曾繁輝,拿出了自家醫療賬單:愛人尿毒症,2015年醫療費8萬多,自付超過3萬;2019年醫療費6萬多,自掏腰包的大約只有3000塊。2019年,三明全市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一場醫改,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阻力可想而知,但只要是羣衆得實惠的改革,阻力再大也要幹。”三明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常務副主任郭亞興說。

共建共享新三明

“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萬安像鎮又不像鎮。

樓房規整,配套齊全,幼兒園、中心校、文體館樣樣都有。有模有樣的小區生活,不似印象中的小集鎮。

這裡也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遠處青山掩映藍天——現代化氣息雖濃,也依然保留着割不斷的濃濃鄉愁

萬安確實是鎮,坐落於三明將樂縣。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新村建設,讓它日漸展開新顏。新村建設歷時不短,眼下依然是“進行時”,政府卻也“不緊不慢”——充分尊重羣衆意願,一批一批引導,不搞突進式運動。

萬安村村民李寧,今年2月在鎮上買地建新房,政府提供戶型圖、結構圖,全程幫忙辦理建房手續,建房過程中還有專業人員監管,把好質量關

“配套好,管理好,環境好。”李寧說,住在這裡既舒心,又安心。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萬安鎮調研,要求建好新村,讓羣衆切實感到奔小康給他們帶來變化,使農民實實在在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叮囑當地幹部:“建新村要分類指導,要根據羣衆的意願、經濟水平,做到建新和改舊相結合,改舊要實在,不要搞表面文章。建新村在設計上佈局要好,單體設計既要適應農村生活方式,又要有現代化氣息……”

這段話,如今就掛在萬安鎮規劃館裡。鎮黨委書記黃小君一字一句介紹後說:“習近平同志的這些要求,和如今的鄉村振興戰略一脈相承,是萬安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指針,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這些話始終提醒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在人民。”

“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三明發展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

全國羣衆性精神文明建設,起步於三明,起點就在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東霞社區

當年,多家單位家屬樓組成一個“大家庭”,大家有事商量着辦,創造了“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三明經驗。30多年過去,共建共享的內涵不斷豐富,小區雖老舊,氛圍更融洽。搬來社區35年,老住戶李聚閩感慨地說:“在東霞,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管,事情商量着辦,小區硬件雖舊,但人情味足,住得舒心。”

“要以二次創業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習近平同志的指示,三明人記在心裡,幹在實處,以民生建設爲載體,以長效機制爲保障。“滿意在三明”的口號傳承30多年,如今更響亮。眼下,一款“e三明”APP成了三明人手機裡的“新時尚”。羣衆的建議、投訴、求助都能在指尖上完成,相關職能部門有問必答,限時辦理。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主人翁。據統計,“e三明”上線一年多來,實名認證用戶超100萬人,受理羣衆反映事項23萬多件。

精神文明的種子由城到鄉,如今遍撒三明,開花結果。尤溪縣半山村,鄉村旅遊辦得紅紅火火。村內漫步,記者發現許多商鋪無人值守,購物付錢全憑自覺。“沒啥大驚小怪的,誠意、誠心、誠實,是村裡現在弘揚的新風尚。”村支書林上鬥笑着說,“其實,村裡最美的不是風景,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