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望 國內碳交易掛零…金融業、小規模買賣將成主流
首批國內碳權6,080噸今年10月上架開賣,然而截至目前尚無任何成交案例。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首批國內碳權6,080噸今年10月上架開賣,然而截至目前尚無任何成交案例,熟悉碳交易市場人士表示,由於碳費費率已攤牌,未來國內碳交易價格可望下修;環境部官員分析,製造業、住商部門可能對碳權更加惜售,未來市場主力應會以金融業、小規模碳權爲主。
國內碳權交易所於10月初上架六件定價交易的碳權商品,包括漢寶農畜產企業上架二件,以及漢程客運電動公車、奇美實業、中鋼(2002)、臺北101大樓等各上架一件商品,總共上架了6,080公噸,交易金額落在每噸2,500元至4,000元之間,爲首年度碳費費率300元的數倍之高。
六件專案中,有五件專案因爲已屆銷售期間,昨(4)日都已下架,目前尚無成交紀錄,碳交所表示,由於是首波國內碳權定價交易,業者多先上架一個月試水溫,今日起架上只剩銷售日期至明年3月30日的「臺北101大樓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專案,只剩30噸、每噸3,500元。
首批碳權商品買氣不如預期,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解釋,這些專案因首次上架,且採定價交易,試水溫意味濃厚,買賣雙方需要時間瞭解需求,可能是買方認爲價格不適合,或因碳費管制規範尚未確定正式上路、碳費也還沒開始徵收、企業尚未盤點需求。
他表示,企業可能認爲,現在尚無迫切的需求,因而採取觀望的態度,但國內碳權商品除定價交易外,還有拍賣跟協議交易等機制,業者也可重新包裝數量與價格。
另有官員分析,在大衆愈來愈瞭解碳權市場之後,買家將理性購買所需的碳權商品,且未來六年碳費費率已攤牌,碳權商品價格初期可望略爲下修,但隨時間演進,減碳愈來愈難,未來市場價格走勢如何變化仍待觀察。
官員指出,在碳費開徵後,碳費徵收對象預料會惜售國內碳權商品,因爲自用可能比出售更爲實惠,但也有可能採協議交易等方式,換取最大利益。
同時未來國內碳權商品市場的主力,應該會轉變成爲非碳費徵收的對象,也就是金融業者爲主,小額度碳權商品會比大額度更具競爭力。
碳交所指出,環境部已核可的國內碳權尚有1,800多萬噸,未經使用註銷部分都是潛在可上架的商品,後續是否會有新上架商品,要由廠商自行評估。
由於國內碳權法定用途,包括環評增量抵換以及抵減碳費。例如廠商如果要擴廠,所新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需抵換10%,且連續執行十年,碳權爲重要抵換來源;另外一個則是抵減碳費,長期來看,都是剛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