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民航業信息化建設成果豐碩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喬雪峰)中國民航局人教司副司長陳朝霞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民航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積極推進民航公共雲服務、新一代空管基礎設施、智慧機場、民航互聯網+行動計劃、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工程建設,成果豐碩,爲民航持續安全、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陳朝霞從四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民航局以建設智慧政務、實踐智慧監管爲重要抓手,着力推進行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通過建設政務雲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分析平臺、行政審批平臺等形成民航行政機關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建立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享的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構建深度應用、上下聯動、縱橫協管的協同治理大系統,已基本形成符合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要求的民航政務信息化體系,實現政務系統由分散建設向統籌建設模式的轉換,政務資源由重複獨立向集約共享方式的轉變。“用數據決策、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已成爲民航行政管理、行業監管的新常態。民航行業監管執法系統實現業務監察與法律支持的緊密結合,統一規範執法程序和法律文書格式,涉及24個專業共2346個監察事項,涵蓋200餘部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及國際公約。飛行員雲執照系統的全面運用,使我國成爲全球首個使用飛行員電子執照的國家,併爲國際民航組織飛行員電子執照標準的制訂提供重要支持。
推動信息服務便民惠民,提高旅客服務水平。通過科技創新對行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將行業服務與旅客個體進行智能關聯,構架起智能服務管道,讓民航信息和服務隨時在線,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充分釋放行業整體服務能力,獲得廣大旅客的認可。比如,“航旅縱橫”APP可1秒內支持數千萬用戶200個用戶標籤維度的實時畫像,實時捕捉旅客出行過程的近60個場景,讓旅客畫像、行程、物理場景與信息服務無縫融合,有效降低行業整體服務壓力,爲民航旅客創造美好的出行體驗。又比如“航信通”通過提供全流程“無紙化”便捷通關服務,爲旅客出行等候時間平均節約7分鐘,已在國內200多家機場完成全通道部署,累計保障近5億人次旅客體驗“無紙化”便捷通關。
加快信息系統建設步伐,夯實智慧民航發展基礎。航空公司、機場、空管、服務保障等各類民航單位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運行效率,踐行真情服務爲重點,不斷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設碩果累累。民航通信網基本實現對全國民航各級行政機構,空管臺站,運輸機場和航空公司總部的全面覆蓋,包含傳輸網絡節點292個,IP承載網節點757個, tdm承載網節點681個,目前已經成爲民航各類綜合業務應用和數據傳輸共享的主要網絡平臺,滿足民航信息化和安全生產對通信網絡可靠,安全,高效的迫切要求。全國運輸機場推廣實施全流程“人證合一”解決方案,利用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有效提高機場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旅客服務效率。機場協同決策系統、新一代機場地面運營管理系統、機場地面服務管理系統、航班延誤管理系統等在全國運輸機場廣泛應用,將航空公司、機場、空管和地面服務等單位的運行信息集成至統一平臺,爲機場的智慧管理運營提供有力支撐,大大提升機場運行效率,爲減少航班延誤發揮重要作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順利投運,各類平臺化、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支撐機場高效安全運行,成爲全球智慧機場建設的新標杆。
完善民航網絡安全治理,安全態勢總體平穩可控。民航局加強對全行業網絡安全工作的指導監管,形成黨組統籌領導、各部門各單位分工負責、社會力量多方參與的民航網絡安全工作格局。着力於優化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強化網絡安全監管力量和隊伍建設,加強網絡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建設,形成常態化網絡安全保護機制。深入貫徹實施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推進定級備案、等級測評、安全建設等基礎工作,有效落實網絡安全保護“三化六防”措施,建立網絡安全保護良好生態。提升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應對智慧民航網絡安全風險隱患,確保網絡安全重大事件得到有效防範、遏制和處置。圓滿完成一系列重點時期和重大活動期間民航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全行業信息系統平穩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