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我國現在面臨三大過剩

新土改與城鎮圓桌現場

本站財經1月14日訊 首屆本站經濟學家年會(NAEC)今日在北京舉行,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首次共同來華,與厲以寧茅於軾等國內50位頂級經濟學家共同對話交流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在“富國富民”分論壇上表示, 現在是產業資本過剩、金融資本過剩,加上傳統動力過剩,叫三大過剩。

以下是實錄:

主持人棟樑:剛纔三位老師都說了一個問題,現在之所以提出城鎮化的問題,是因爲原來的新農村建設理論和現實可能存在一些弊端,另外推進城鎮化的時候農地制度有一些制約,比如房價的問題,針對這兩個問題您能簡單的說一下嗎?

溫鐵軍:重複一下我2009年到2010年之交反覆跟大家強調的一個階段性判斷,中國人在20世紀用了100年的時間,實現的不過是一個從產業資本形成到產業資本過剩的歷史進程。我們在21世紀因產業資本過剩而必然進入金融資本異化於產業資本,並最終形成金融過剩的歷史進程,我們很快,不到10年完成了金融資本過剩的歷史進程。

所以我們現在是產業資本過剩、金融資本過剩,加上傳統的勞動力過剩,叫三大過剩。這個觀點我在幾年前,2000年前後一直到現在,大約10年之間,其實是在不斷重複的,到了第一個十年之交的時候,再次提出來,希望各位注意,因進入資本過剩階段而必有以往資本短缺階段的制度不是一個問題,因此,所謂深化改革不外乎是順應着這樣一個歷史階段的到來,而如何推進在資本過剩階段的相應制度調整。

那麼城鎮化的真實含義是什麼?是在97、98上一輪輸入型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當時是以中央政府啓動兩萬四千億資金,推動以城市爲核心的基本建設,這個基本建設大約五年告一段落,正好趕上世紀之交,全球產業重新佈局高潮,於是乎中國就以其相對完善的基礎產業的條件成了真實投資的FDI,不是虛擬投資的FDI,大家一定要做區別,中國是真實投資的FDI,美國是虛擬投資的FDI。中國就成了世界真實投資的FDI的第一個國家,這是不同的。

所以投資很大,也帶來了中國在新世紀之初連續的高增長。接着,我們現在面對的是第二波的,不再是東亞金融危機,而是以華爾街金融海嘯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帶來了輸入型的中國經濟危機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說上一輪叫做第一次產值,現在叫第二次產值的概念,是因爲中國自身有相當廣闊的幅員,有相當的可調控餘地

所以我老是說中國曆次遭到的經濟危機都可以去和“二九三三”危機做一次大比較,也就是說你能不能戰勝危機不取決於你是什麼意識形態,取決於你是否擁有調控餘地。

我們看到這次危機到來的時候,2009年年初,黨中央政府宣佈我們有兩千多萬打工者失業的時候,他們怎麼會如水銀泄地,了無生息的就過去了?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能否出現奇蹟呢?不可能。因爲在此之前我們在十一五的前三年,就06、07、08年,已經完成了新農村建設的一萬兩千億投資的規模,加上今年我們早已超過了一萬七千億,那麼2010年我們還有七千多億的投資。

所以我們說新農村建設的投資總規模大概是兩千多個億,相當於1998年中央政府用於對抗東亞危機的投資規模,因此每一萬億左右投資相對能夠吸納超過一千萬的就業。這是中國的真實經驗,因此我同意任何經濟學家從某一個微觀經濟學角度建構角度的領域和貢獻,這是偉大的。

我希望都能落地,來解釋我們如何形成以新農村建設的這次大規模投資,來穩定中國在經濟危機打擊之下立於不敗之地的地位,這一點任何人都不該忽視。下一步所謂城鎮化投資建設,請問誰知道中國有多少城鎮?需要多大投資規模?假如我們以往的經濟,我們說的三架馬車不均衡,駿馬中有一匹拉套的已經用於外需,剩下一匹就是投資,如果投資瘸了,我看三架馬車怎麼開。

投資真正有效的用於基本建設投資仍然是有效投資,這部分的有效投資在哪?你們在北京看北京還能怎麼投?連馬路牙子都換了三遍了,還換嗎?而大量缺乏投資、缺乏基本建設的地區,按我們一般微觀經濟學的規律是沒有效率的,但是從長期看是打基礎的,要還是不要?帶來農村收入的增長,帶來消費市場的增長,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所以第一個觀點,要保持投資增長的動力,我們不能簡單的尋着某一個經濟學理性來考慮問題,那恐怕不是一個政策考慮,這個可以理解。

富國與富民《新土改與城鎮化》文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