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從人才迴流看臺灣新經濟發展

矽谷專業人才迴流潮,對臺灣先進製造、創新創業等領域發展,都是不可錯過的好機會。圖爲臺灣科技新創基地。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日前引用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的談話指出,已有超過2,000名矽谷專業人才返臺,應該發揮大家的力量,協助臺灣產業發展。翁嘉盛指出,2,000多人的思考角度都不一樣,有人回臺成立創投、天使基金,也有人蔘加加速器輔導新創,更有人是返臺創業。如何把握這一批具備國際視野、身經百戰的年輕世代,爲臺灣締造有別於半導體的新經濟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循環,值得各界關注與投注心力

發生在筆者身邊的案例,國際上游戲化(Gamification)領域堪稱宗師(Guru)級的鬱凱(Yu-Kai Chou)就是去年從Fremont住處得知北加州宣佈封城,敏捷做出舉家返臺決定的35歲年輕人。由於太太孃家在臺中,筆者有幸在鬱凱百忙的行程中,邀請他在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在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開設「遊戲化與行爲科學設計」。他的傳奇故事就不在此多加介紹,若不是疫情,學生很難有機會親自受業於這位全球各地飛來飛去的大師,但是疫情也關不住一個以互聯網爲經濟活動骨幹的新型態工作者。

周鬱凱的盛名遠播,自然吸引亟欲升級轉型的國內大型企業導入他的(Octalysis)八角圖實踐架構,不僅最時尚的方法論都可以在八角圖中找到蛛絲馬跡,更重要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啓動的新經濟,許諾人類社會「以人爲本」的未來生活,更是需要將系統化的服務設計與既有的硬體優勢整合,這些年間心理學爆紅並非空穴來風。以人爲本的思維框架若能不矯情地融滲進入產業邏輯與經濟活動,從骨子裡轉型的人類社會纔有機會實現。

年輕世代的成長曆程與思維模式均迥異於嬰兒潮那一代,他們所形塑的行爲模式與其發揮的影響力亦然!這是2000年尾矽谷返鄉的鮭魚所帶來的重大啓示!疫情引發的不僅是工作與生活模式的數位化,在工作場域變動的當下,臺灣產業若能虛心與這些來自矽谷的年輕世代對話,勢必會在升級轉型的多年無力感中以混程動力發揮加乘效果,這是一年來疫情發展帶給臺灣的微妙契機。正因爲臺灣過往的製造基底專攻物理世界的生產力,過去感慨忽略了互聯網與行動兩波全球產業發展的契機,以至於被趨勢甩在後頭。但這一波全球汽車產業晶片,見識到的不僅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實力,更是實體制造在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殘酷事實。

臺灣實體制造的實力若加上矽谷那些天馬行空本夢比,會催化出什麼未來?不用看未來,特斯拉在臺灣的關鍵供應鏈就已經回答了前述問題。電動車概念股在臺股狂飆題材,應該不會是唯一!若把電動車放在智慧交通,若進一步把智慧交通放進智慧城市,要爆發的題材可能大到難以令人想像!問題是,臺灣產業過去製造的光環是否依舊?隨着上一代製造人才的逐漸凋零,未來的人才不會僅限於半導體,國發會、教育與經濟主管機關宜超前部署先進製造的人才!

除了先進製造的人才,即便臺灣過去這些年大力推動創新創業,環境面受限升學導向的教育制度與新創法令的桎梏,心態上受限在新創導師感慨的小確幸式的新創,欠缺國際大格局的關照,個別成功案例不是沒有,但對比投入的資源與對社會的影響,整體成效仍力有未逮。像陳士駿、周鬱凱這類創業人才,展現出來的多元探索、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等等特質,都是108課綱中揭露出來的未來素養,但在108課綱人才培育出來前的空窗期,因疫情而返臺的矽谷人才正好填補了一個世代必要的虛實整合跨域人才。與臺灣製造業的磨合是必然的,但,大家相忍爲國在可控的衝突中激盪出最璀璨的創意火花,誠然是臺灣產業經濟與社會的福氣

早年還在政府外圍法人機構任職時,工業局研議仿效日本Linker的人才媒合機制有效率地媒合與陪伴人才供需雙方的磨合過程,可惜不了了之。如今一波波返鄉的人才使得強化產業升級轉型的資源到了,除了Medical和Mobile這兩大迅猛發展的市場商機外,如何從強化產業體質?尋得與臺灣產業現況配適度高的Manpower是必要條件,絕佳的時機需要搭配絕佳的制度與機制,纔不會浪費一個天賜良機

臺灣不需要複製矽谷,因爲我們也無法複製矽谷!而是以「臺灣+」的優勢,吸納全球產業發展的精華,練就次世代的競爭力,臺灣在新經濟中位居領先羣,應是明確可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