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教授照顧學生好似“家長”
兩年了,一條短信一直被武漢科技大學學生王巖保存在手機收藏夾裡,捨不得刪除。
短信是2009年春節時班主任戴中祥教授發來的:“王巖,回家和父母敘談得可好?爲人子女,要心懷感恩,更多體諒。祝全家新年快樂!”
原來,王巖曾無意中向這位“戴班頭”透露,最近他與父母關係挺僵,細心的“戴班頭”就這樣記在了心裡。
如今,王巖會定期給家裡打電話,從對抗到嘗試交流,他慢慢懂得了體諒父母。
生病了、學業遇到困難了,戴中祥所帶法學專業的72名學生,都會收到他的提醒短信。學生說,在手機短信的“轉發”時代,“戴班頭”一直堅持原創,也許遣詞造句不夠藝術,但從內心迸發出的關愛讓人倍感溫馨。
近年來,高校師生關係漸行漸遠備受詬病,課堂上缺交流、下課就不見人,如何破解這一尷尬現狀,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孔建益要求學校教師要以身示範,教書育人,促進學生專業成才,用崇高的師愛哺育學生。他說,師愛即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並且要探索讓大批教授擔任班主任的新模式。
武漢科技大學共有班級845個,班主任49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共146名,佔班主任總數的30%。課堂上,他們是教授,三尺講臺誨人不倦;課堂下,他們是班主任,愛生如子。
教授的一半是“家長”,師愛成了強大的教育力量,引發了無數感人故事。
發生在去年冬天的一個故事讓國貿專業很多學生記憶猶新。
武漢第一場雪飄然而至的清晨,國貿1002班的王慧還在睡夢中,突然被一陣輕輕的敲門聲吵醒,開門一看是班主任王倩教授,她頓時有些驚訝。
王老師的臉紅撲撲的,鬢角浮着雪花。因爲擔心班裡的孩子,尤其是幾個來自廣州和海南的同學,王老師早上6時起牀,專門趕來提醒:“樓梯比較滑,下樓時別摔着。跟寢室同學說一聲,讓大家買個質量好點兒的暖手寶。”
王老師走後,她鞋子邊的雪末兒和着雪水留在寢室,留下了兩個腳印。班上的25個寢室,25次敲門聲,25回叮囑,深深地烙在了學生們心裡。
來自湖北農村的張濤(化名),一心想盡早工作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大二時產生了厭學情緒,偷買了車票,前往深圳某皮鞋廠打工,與學校斷了聯繫。
得知此事的班主任戴中祥,迅速帶着張濤的室友和同學四處尋找線索,通過5天的找尋,終於在深圳一間擁擠的出租房裡找到了張濤。見到班主任,這個七尺男兒感動得泣不成聲。
戴中祥沒有責備張濤,而是拍着他的肩膀說:“感恩父母的方式和時間有很多,但是在你踏入這個社會之前,一定要先作好知識的儲備。掌握了過硬的專業本領,還怕將來找不到好工作?還怕不能很好地孝敬父母?”
經過戴老師兩天的耐心勸導,張濤重回校園,從此發憤學習,前不久還考上了研究生。畢業聚餐上,張濤紅着眼睛說:“戴老師,沒有您,我的一生就完了。老師的再造之恩,學生永記心上。”
在課外,不僅是生活上的關懷,“教授班主任”的專業知識也讓學生們受益良多。
“電子圍棋的設計與實現”是邵平凡教授所帶班級的同學白霜林的課題,在作課題中,白霜林遇到了用三極管檢測棋子從截止到飽和狀態,時間達不到要求。
4月2日12點半,本應是休息時間,白霜林“纏着”邵老師在QQ上交流。“邵老師,您中午有空沒?等會兒我去您那裡,您幫我看看我設計的鍵盤電路有哪些需要繼續改進的,行嗎?”徵得同意後,白霜林趕到計算計學院5樓,叩響教研室的房門。
“5點半了,邵老師你還沒吃飯吧?”
“在家裡,還沒有做,你先吃飯吧,不然食堂沒好菜了。”
“邵老師我先下了,晚上我試試效果,再把電路圖傳給您,幫我看看!放假了,邵老師您好好休息休息!”
近3個月來,邵老師一直堅持在休息時間爲白霜林答疑解惑,這樣的對話,常常出現在他們的QQ聊天記錄裡。
大批教授擔任班主任,彌合了師生關係的裂痕,大學校園有了新氣象。國貿1002班的王慧說,上高中時,就聽到很多考上大學的學長回來感慨,大學老師都是到點上課、下課走人,住在大學城裡孤零零的沒人管,也感受不到文化的氣息,大學師生關係就是師生沒關係。但現在,大家不僅能充分享受大學裡的自由,也能感受教授的學者風範和對學生的關愛,班上同學“翹課”的少了,友愛互助的多了。(記者 雷宇)
作者: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