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走下神壇”!爲何違約潮來勢洶洶?

(原標題信用債“走下神壇”!爲何違約潮來勢洶洶?風險發酵影響幾何?會否引發系統性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萬萬沒想到,打折力度最大的不是“雙十一”,而是信用債。近期,華晨集團紫光集團及永城煤電信用債相繼違約,引發了信用債市場的大地震,也遭致了投資者的“信任危機”。

對此,11月17日,在發改委召開的11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在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將重點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地方屬地管理優勢,通過項目篩查、風險排查、監督檢查等方式,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防範化解企業債券領域風險。二是強化協同。加強公司信用類債券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構建高效的工作協同機制。三是抓早抓小。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爲何本次信用債“違約潮”來勢洶洶?

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吳嘉璐認爲,外部融資支持大幅減弱、疊加自身業績增長又恢復較慢,或是這次國企現金流明顯惡化、違約風險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吳嘉璐表示,上半年企業營收利潤一度惡化,並不是不存在違約風險,而是在貨幣信貸政策的支持下,很多企業仍然可以藉助大量的外部融資,來彌補現金流的短缺,違約風險被暫時“掩蓋”了。另一個重要原因,來自於國企本身的經營績效偏弱,很難依靠自身業績的增長來彌補現金流的短缺。2017-2018年國企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益於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上游產品大幅漲價,但2018年以後國有企業利潤增速便再次回落,並持續低於民營企業。今年疫情發生以後,國企利潤大幅下滑,截至9月份利潤總額同比仍下滑14.3%,而民營企業的利潤基本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

國信固收研究團隊指出,由於本次信用違約事件涉及國有企業,超出市場預期,悲觀情緒快速蔓延,引發了信用債市場巨震,帶來“債基淨值下跌-贖回-拋債-利率信用齊跌”的連鎖反應。

在上述團隊看來,信用債違約風險發酵的影響主要體現爲兩方面:第一是對局部低價債性品種衝擊。伴隨國企信用債超預期的暴雷,信用體系重塑,轉債投資者對於低價債性品種的信用風險也可能出現重估。第二是由流動性衝擊帶來的債基被動拋壓。由於信用債市場巨震,債基淨值短期跌幅較大,這導致債基贖回壓力加大,有部分轉債持倉的債基爲獲取流動性也將被動拋售轉債。

中泰宏觀分析師吳嘉璐則認爲,短期來看,確實會對市場信心造成較大的打擊,部分債券遭到拋售,信用利差也會被拉大,不過目前向流動性風險傳導的概率並不會太大。而長期來看,我國長久以來的信用定價偏差逐漸會被糾正。去年以來從城投信仰的打破,到國企信仰的打破,短期市場確實會有震盪,但中長期來看,每一次信仰的打破,對於債市定價和結構優化都是有利的,市場本就不應該有所謂的“剛兌”信仰。

目前,信用債市場情緒低迷,這樣的違約事件之後是否會頻繁發生?

浙商證券研報分析表示,暫無系統性風險。2020年截止11月,共有110只債券出現違約,違約金額約1262.83億元,違約金額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多,但是首次違約主體只有23家,比2019年同期的37家有較爲顯著的下降。從2020年四季度宏觀經濟和政策導向看,實體經濟正處於疫情後的逐步復甦階段,貨幣政策始終保持穩健中性爲實體經濟融資提供合理的貨幣金融環境,寬信用還未結束,市場資金環境和監管環境並未出現轉向,並不具有發生大規模違約的土壤。

觀望後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提醒道:“要避免地方產業國企債務違約現象的過快蔓延,甚至演變爲一場信用風暴。”讓信用債市場的剛性兌付格局被打破,讓潛在信用風險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來,讓未來的信用評級更加準確地反映違約風險,這本身是正確的方向。然而,當前中國監管部門應該把握好度,既要讓風險逐漸釋放出來,又要避免風險的集體爆發與相互疊加,避免防範風險的行爲本身加劇風險。這就意味着,作爲主要債權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商業銀行),應該與作爲債務人的地方國企、地方政府等加強溝通,必要時中央級監管部門也應該適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