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試點不會完全取代現金

隨着多國計劃研發或開展落地測試,央行數字貨幣漸行漸近。國際清算銀行近期發佈報告指出,今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佈了數字貨幣計劃。其中,厄瓜多爾、烏克蘭烏拉圭等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試點中國巴哈馬柬埔寨、東加勒比貨幣聯盟韓國瑞典等正在試點。

所謂央行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其功能屬性紙幣相同,可以被視爲紙幣的數字化形態。我國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相較而言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已經透露出的數字人民幣DC/EP測試內容主要集中在零售支付場景,覆蓋了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府服務等多個領域條碼支付、近場支付等多元支付方式並存,可以滿足當前消費者對支付便捷、高效的需求。

數字人民幣的支付與目前主流的移動支付有何區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最大優點是具有法償性與真正無成本。“法償性意味着可靠,只要有密碼就可以兌換人民幣,不會因爲企業或者銀行倒閉而影響兌付,零成本意味着其普惠性更好。”

從使用體驗看,數字人民幣支付和移動支付感受可能差不多,但有一點明顯區別――移動支付使用時必須接入網絡,數字人民幣離開網絡照樣可以使用。同時,收款方不得拒收數字人民幣。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按照人民幣法償性規定,以數字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一切公共和私人債務,任何單位個人在具備接收條件情況下不得拒收。

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後,現金是否還有用武之地?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顯示,目前各國設計的央行數字貨幣模式中,沒有一種旨在徹底取代現金,而是希望成爲現金的補充。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長春表示,央行數字貨幣要從替代流通中的紙鈔硬幣入手,並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幣。在商業銀行賬戶裡的餘額,實際上已經是以數字化形態存在了,沒有必要再替換。不少專家認爲,即使推出央行數字貨幣,在相當長時間內,法定數字貨幣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二者將長期共存。(記者 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