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關節炎 生物製劑療效佳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年紀小小就風溼痛?其實是好發於16歲以下的「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作祟!以往傳統療法類固醇製劑副作用大,又可能造成孩子生長遲緩;而新治療方式生物製劑,因爲能有效緩解疼痛且副作用較少,衛生署已將原本開放的使用年齡4歲調到2歲,經醫師評估後就能以健保給付使用。

▼幼年關節炎 生物製劑療法開放降低至2歲(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俞欣慧表示,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16歲以下的少年與兒童,平均診斷年齡爲12歲,10萬名兒童中有5人會得病,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患童在早期會出現關節發炎、腫脹、發熱、疼痛等現象,可能發生在身上各個部位的關節,大至膝蓋小至手指,尤其是大關節,如膝蓋、腳踝最容易發生,且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周。

俞欣慧醫師進一步說明,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初期症狀常與感染、運動傷害,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混淆,家長容易忽略而延遲就診,嚴重者導致眼盲駝背,甚至關節變形,需要終生坐輪椅。因此,及早診斷、治療,就是控制疾病的重要關鍵

在治療方式上,臺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楊曜旭指出,傳統治療有「類固醇製劑」、「免疫抑制劑」及「非類固醇性抗發炎劑」,不僅療效理想、副作用大,且藥效緩慢,若長期或過量使用類固醇製劑,還可能產生典型月亮臉及水牛肩,也容易引致骨質疏鬆、髖關節壞死,甚至造成患童生長遲緩。

臺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王麗潔表示,目前新的治療方式-生物製劑,能有效緩解病童的疼痛,且藥物代謝速度快,副作用較低,能讓孩童正常地發育,可作爲標靶治療法。因此,衛生署經評估後,已於10月將生物製劑使用年齡從原本的4歲降至2歲的「活動性多關節幼年型慢性關節炎」患童。在經標準療法失敗後的患童,可請醫師評估,通過健保事前審查,就能以健保給付使用。

臺大醫院爲了鼓勵勇敢面對病痛的小病友,將於11月18日在臺大兒童醫院舉辦「夢想起飛 小太陽成長營」,邀請16歲以下病童與家長一起免費參加,用帶動唱、講座、病友分享等活動,鼓勵小小病友積極面對病痛。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