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宣紙:草木爲漿載春秋
原標題:鎮巴宣紙:草木爲漿載春秋——探訪省級非遺項目鎮巴宣紙傳統造紙技藝
“抄紙”老師傅何幫義(左)和胡明富的兒子胡濤(右)在配合抄撈宣紙。
鎮巴宣紙成品。
胡明富的兒子胡濤在將抄撈好的宣紙與竹簾分離。
“潤潔如玉細如綢,筆底煙霞任自由。”筆墨丹青的美,離不開那張質地柔韌、薄如蟬翼的宣紙。
宣紙,因最早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地處陝南巴山腹地的鎮巴縣,卻因得天獨厚的溫潤氣候,有着1500多年的土法造紙歷史,所生產的宣紙堪與徽宣媲美,受到諸多書畫名家的喜愛。
在工業化流水線式造紙的衝擊下,鎮巴宣紙曾一度在市場上銷聲匿跡,面臨失傳的危機。而如今,短短几年時間,以“秦寶”牌宣紙爲代表的鎮巴宣紙,已獲得了30多個國家級和國際獎項,享譽海內外。
胡明富是鎮巴宣紙重新崛起的關鍵性人物。5月25日,記者在鎮巴縣長嶺鎮九陣壩村見到了胡明富。他個子不高,但腰板挺得很直,難以相信,眼前這個聲音洪亮、步履生風的人已年近古稀。
楮河岸邊青檀香
走進位於九陣壩村的鎮巴宣紙文化產業園宣紙原料處理車間,師傅們正熱火朝天地捶打着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將沙田稻草漿摻入青檀樹皮漿混合抄紙是宣紙傳統制作技藝的秘訣,這兩種植物含木質素少,造出來的宣紙更爲綿軟有韌性。”胡明富說。
胡明富生於造紙世家。清朝時,祖輩從四川遷居陝西鎮巴,開了一間造紙小作坊,利用楮河沿岸盛產的楮樹皮製作手工紙。傳承祖上的手藝,胡明富的父親胡慶章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擔任鎮巴縣第一家官辦紙廠——鎮巴皮紙廠的廠長。
從小聞着楮河岸邊紙草香長大的胡明富耳濡目染,對造紙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中學畢業的胡明富幾經波折,成了縣皮紙廠的一名工人。皮紙廠從安徽請來師傅教做宣紙後,於1987年改建爲宣紙廠。
“廠子正式投產時,是我親手抄出了第一張宣紙。”回憶起與宣紙結緣的過往,胡明富記憶猶新。
陝西省輕工業廳優質旅遊產品獎、首屆“秦俑杯”國際書畫“金盃獎”、“中國書畫藝術最佳優質產品”、“犀牛獎”……短短几年間,鎮巴宣紙廠推出的“秦寶”牌系列宣紙,以其過硬的質量、獨特的工藝,獲獎不斷,大放異彩。
當年的《陝西輕工業優質產品集錦》一書中稱“鎮巴宣紙,原料純真,最佳配比,紙質綿潤,滲化適宜,運墨性好。墨色變化豐富,筆觸清晰,柔軟耐折,宜書宜畫。”
那幾年,胡明富相繼擔任過生產科長、技術科長、質檢科長。無論在什麼崗位上,他都虛心學習、刻苦鑽研,熟練掌握了宣紙製造的每一個環節,練就了過硬的造紙技藝。
輝煌只持續了十餘年。2002年,由於體制機制等種種原因,鎮巴縣宣紙廠負債沉重,不得不宣佈破產。
幹了半輩子造紙,胡明富非常心痛:祖輩傳下來的造紙技藝難道要就此失傳?匠人們一百多道工序手工製成的紙註定要埋沒在機械化洪流之中嗎?
下崗後的胡明富儘管苦悶,但是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很快振作起來,他決定另闢蹊徑,幹一番事業。成立農業公司,搞種植養殖,發展生態農業……胡明富幹得風生水起。賺到些錢的他,心裡卻仍放不下宣紙。
“手工製作的宣紙,簾紋清晰,雲絮紋明顯,吸水性和沁水性更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潑墨處豪放淋漓,濃墨處鮮豔發亮,淡墨處層級分明,積墨處渾厚深沉。”胡明富始終相信,手工造出來的宣紙,每一張都有靈魂,是現代化機器造出來的紙不能比的。
2013年,胡明富向政府提出了恢復鎮巴宣紙生產的申請和立項論證報告,很快得到了省財政廳和省文化廳的支持,同意立項。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胡明富成立了鎮巴縣胡氏宣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並在九陣壩村建起了佔地2000平方米的鎮巴宣紙文化產業園,立志要將鎮巴宣紙發揚光大。
千錘百煉鑄匠心
選草、捶搗、浸泡、灰掩、漂白、製漿、水撈、加膠、貼洪、抄撈、烘曬……一張細膩潤潔的宣紙,需經138道工序方可製成,每一張都凝結着匠人的汗水和心血。
今年67歲的何幫義是原鎮巴縣宣紙廠的抄紙師傅。從16歲開始,他就堅持在紙漿池邊,五十餘年如一日重複着這樣的動作:擡起竹簾,入池輕劃,伴隨着漿水經過竹簾時細密的譁響,遊離在水中的紙漿被他手中的竹簾抄撈而出,如此重複兩次,竹簾上便結成一張有形薄紙,輕輕揭下,一張宣紙的雛形便鋪陳開來。
“傳統抄紙,需要兩名工人配合,一名擡簾,一名掌簾。配合講究默契,手法和節奏要一致,倒水的時候,水柱要呈一條筆直不間斷的直線。”抄紙車間裡,何幫義舉重若輕地擡起水淋淋的竹簾,向記者介紹起了抄紙的技術要領。
撈紙工面前的紙漿濃度在不斷地變化,越往後撈,紙簾在漿池中“過水”停留的時間就要更長一些,這其中微妙的變化,全憑撈紙工經年累月的經驗,無法言說,一雙手卻自有“記憶”。
除了在關鍵工藝上延續祖法外,胡明富一直沒有停止對生產技藝改良的探索。
祖輩傳下來的造紙工藝,並沒有成文的標準,配料比例、蒸煮時間、捶搗程度,全靠一代又一代人憑經驗判斷,口傳心授。沒有標準配方,就不能保證紙的質量,更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經過反覆試驗,胡明富把紙的配料都嚴格過秤,制定出了每一種紙的標準配方。他還對傳統造紙法進行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改良後的胡氏造紙法取得了“抄紙簾牀”“書法專用特淨宣紙”“人物花鳥專用棉料宣紙及其製作方法”“工筆畫專用熟宣紙及其製作方法”等十餘項國家專利。
紙造出來了,如何銷售成了最大的問題。宣紙市場很大,但都是徽宣的市場,沉寂多年的鎮巴宣紙早就沒有了立錐之地。如何讓自己的產品重新迴歸市場,成了胡明富日夜思考的問題。
“看看這紙有什麼不同?”產品陳列室裡,胡明富拿起一張宣紙,神秘地賣起了關子。他手中的紙,乍看與普通宣紙並無二致,細看卻有大門道。對着光,宣紙下方“杜中信專用宣紙”幾個大字若隱若現。這是胡明富根據客戶需求特別定製的專用宣紙,每一張都暗含“防僞標識”。
爲了打開市場,胡明富經常帶着宣紙拜訪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請他們免費試用。用過的書畫名家都對胡明富的宣紙讚不絕口,經他們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找到胡明富定做宣紙。
胡明富會細緻研究每位客戶的書畫習慣,根據他們用筆快慢、用墨濃淡等特點,爲客戶量身定製專用配方:寫字用的紙,要不易暈染,所以青檀皮草纖維要短,沙田稻草配料草漿填充要多;畫水墨畫用的紙,纖維要長,填充低窪地帶要適中……潑墨寫意,枯筆皴染,所用宣紙也各有講究。
賈平凹、陳忠實、劉文西、葉廣芩、陳嘉詠……多位書畫名家受邀或慕名來到鎮巴宣紙文化產業園,在胡明富這裡訂到了適合自己書畫習慣的宣紙,並紛紛留下墨寶。“宣紙原本沒有藝術價值,但是到了藝術家手中,就能化身爲無可替代的藝術品,這就是我們辛苦勞作的意義。”胡明富感慨道。
歷經多年沉寂後,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所生產的鎮巴宣紙重新在市場上找到了定位,產品還遠銷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薪火相傳共築夢
2015年,鎮巴宣紙傳統造紙技藝入選陝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胡明富也被評爲“宣紙生產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爲了有充足的原料供應,胡明富在鎮巴縣黑虎嶺生態觀光旅遊帶投資建了佔地4萬畝的青檀樹生產基地,讓巴廟鎮、觀音鎮、長嶺鎮等地幾千戶農民受益。
造紙接力有來人。胡明富的大兒子胡貴君,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專職學習造宣紙,尤擅長抄紙和曬紙兩道工藝;女兒胡貴琴在公司把曬、選、驗三道關口。他們在公司都是技術骨幹,也是名副其實的胡氏造紙世家新傳人。
同時,胡明富還招收了一批宣紙生產學徒,對他們精心培養,嚴格要求,決心將鎮巴宣紙技藝長期傳承下去,讓鎮巴宣紙的技藝發揚光大。
被問到關鍵技藝是否會保密,是否只傳給“自家人”時,胡明富連連擺手:“誰想學,我都願意盡我所能教他,怕的是沒人能吃得了造紙的苦。培養一名成熟的抄紙工,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要掌握全部流程則需要更長時間。”生產車間裡,看着今年剛滿20歲的二兒子胡濤的熟練抄撈動作,胡明富微笑着說:“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有文化的年輕人因爲興趣而入行。”
胡明富不僅僅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宣紙製作工匠,更是一位有廣泛興趣愛好、熱衷於發揚民間文化的人。身爲鎮巴縣民協主席,他常常爲地方文化事業發展奔波,多次解囊資助民間文化的挖掘和發揚工作。多年來,胡明富還收集了大量書畫大家及名人的書法、繪畫和詩詞珍品。2018年,他把收藏的215幅名人字畫全部捐獻給鎮巴縣文化館。
隨着鎮巴宣紙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2019年底,鎮巴縣政府投資策劃,將原有的鎮巴宣紙文化產業園進行了升級改造。
目前,改造擴建後佔地10畝的產業園主體已經完工,內部陳列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造當中,計劃一層建設宣紙博物館,二層建設名人書畫展覽館,三層則是書畫創作體驗館,預計建成後年產值能達到3500萬元。
鎮巴宣紙幾經沉浮,而今再度輝煌,飽含了胡明富數十年的心血。他感慨萬千,賦詩抒懷:“巴山漢水釀奇品,秦寶宣紙恆性真。檀皮草藤精選料,蒸捶撈曬幾艱辛。”
記者手記
眼前這位年近古稀、鬢角花白的老人,在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鎮巴宣紙傳統造紙技藝這條路上,似乎永不知疲倦:50多年如一日,堅持手工造紙、不斷改進工藝、四處奔波尋找出路、培養造紙傳承人。
從搶救性保護到活態傳承,非遺如何更進一步發展,給人們帶來更多新意?這是擺在胡明富們面前的課題,更是地方政府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政府給予更多重視和支持。近年來,國家對非遺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各級非遺項目持續擴增,非遺保護政策法規也相繼出臺。但是要確保政策落實到位,需要地方政府牽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長效保護扶持機制,給予足夠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重視非遺人才培養和儲備,是增強非遺發展後勁的不二法門。推行傳承人高校研修培養計劃,將傳統師帶徒、家族傳承與現代職業化教育相結合,拓展傳承途徑;研究制定專門的非遺人才培養規劃,解決好傳統技藝後備人才的遴選與培養等問題;採取資金獎勵等多種激勵措施,吸引優秀的年輕人加入到非遺傳承保護隊伍中來。
要進一步統籌各方資源和平臺媒介,推動非遺走進人們視野,融入現代生活。要持續厚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積極建立展示平臺,廣泛開展非遺宣傳,讓非遺成爲展現文化自覺自信的新形式和新內容,讓更多的人瞭解、認識和熱愛非遺。
非遺傳承,任重道遠。唯有形成多方合力,方能行穩致遠。(李宛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