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集裝箱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爲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爲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爲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成爲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法國國營鐵路公司下屬法沃迪集團中歐鐵路運輸總監旺德佩龐說。6月,滿載口罩、手套、水溶袋及免觸碰消毒液機等產品的中法首趟抗疫物資專列抵達法國巴黎。巴黎法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利亞齊德・本哈米認爲,專列帶來了法國急需的醫療物資,“是法中兩國攜手抗疫的‘命運紐帶’”。
“面對疫情挑戰,擁有穩定的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通道非常重要。”中歐班列(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桑塔納表示,爲協助歐洲抗擊疫情,“義新歐”防疫物資專列多次爲西班牙運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西班牙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里奧斯認爲,中歐班列平穩運行,爲促進歐中經貿往來、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4月以來,德國杜伊斯堡港平均每週約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之間,創下該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表示,“通過中歐班列,中國提供的大批抗疫物資得以快速運抵,爲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實施新的鐵路列車運行圖後,中歐班列運行線達73條。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推動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市場機遇。
波蘭是歐洲主要的乳製品出口國之一。10月,從波蘭馬拉舍維奇啓程,滿載1100餘噸液態純牛奶、速溶乳粉的中歐班列經過半個月行程抵達武漢,這是首列由波蘭開往中國的乳製品專列。中歐班列波蘭運營企業哈特蘭斯物流公司首席執行官菲利普・格澤拉克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通過中歐班列,波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保持經貿聯繫,波蘭產品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有利於波蘭加快復工復產。
“我們從此擁有了從中國定期開來的直達貨運班列。”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克雷克利興奮地說。7月,“武漢―基輔”班列抵達基輔市利斯基貨運站,這是中國華中地區首列直達烏克蘭的中歐班列。利斯基貨運中心副總經理波利休卡表示,烏克蘭擁有豐富的木材、礦產和農業資源,今後這些產品都將通過中歐班列運往中國,中國的電子產品、高端儀器、農業設備、醫療物資等也將陸續運抵烏克蘭。“搭乘中歐班列快車,烏克蘭經濟發展獲得新動力,並將在聯通歐亞貿易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歐班列有助於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復甦,促進荷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也將持續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荷蘭北布拉邦省副省長貝爾特・保利表示,“蓉歐快鐵”蒂爾堡線路從中國運出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設備、航空產品配件等,返程貨物主要爲汽車配件、整車、奶粉和紅酒等,雙方在提升貿易種類和數量方面空間巨大。“中歐班列開啓一條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爲深化歐中經貿合作提供強大助力。”
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運量大、價格低、穩定性強、通達國家(地區)多……中歐班列因其多項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合作伙伴的青睞。國際知名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通過中歐班列,並結合跨境公路、海鐵聯運等運輸方式,將業務拓展至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該集團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運輸速度比海運快,價格比空運低,市場潛力大。”
10月,搭載着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來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新築車站。集裝箱碼頭物流公司德國歐門集團銷售總經理弗洛裡安・布朗德介紹說,該集團通過中歐班列向中國運輸保時捷、奧迪等德國品牌汽車。如果走海運,從不來梅到上海至少要30天,從上海到重慶等內陸地區,還要再花10天,而中歐班列只需要一半時間。客戶滿意度很高,證明了中歐班列在時效等方面的優勢。
9月,西安鐵路新築車站發送了首趟中歐班列“韓國LG專列”。該專列搭載42櫃韓國LG集團生產的液晶顯示板、電極、鋁箔紙等,運至歐洲工廠。自去年7月起,LG集團已通過中歐班列發運約1100櫃產品。LG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擁有運輸時間短、通關速度快等特點,成爲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日本日通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經營戰略室長廣田靖表示,該公司已是中歐班列的老客戶,截至去年,公司通過中歐班列發運貨量達到約2400個標準集裝箱。他說:“選擇中歐班列後,公司的物流成本大幅下降,運輸更加安全、穩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