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胡海鷗》愈遮掩資訊,愈刺激想像
立法院三讀通過《證券交易法》第14條修正案,未來企業年度財報,須揭露董事及監察人薪酬等資訊,屆時可讓被外界詬病的「肥貓」全面現形;圖爲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資料照)
很多年前,我在電視臺做直播,回答動物爲什麼有發情期時,胡謅說「它們不穿衣服」。後來我在溫哥華的裸體海灘上,見證此話的正確性,因爲所有人都天體相見的時候,一定是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沒有遮掩就沒有慾望。這樣的現象更爲普遍地表現在資訊管理領域中,不信請看疫情中的流言四起,它就是資訊不透明的結果。
僅以這次武漢死亡人數的核增爲例,開始官方數位只有2579,後來核增1290,官方的解釋是因爲疫情初期的紊亂造成資料的不準。這就引起網上的很多猜疑,因爲毋須做醫院病歷的統計,只要將武漢火化爐數量與能力乘上時間,扣除正常年份的死亡數,不討論全國殯葬工人的支援,就是疫情的基本死亡數。網上的計算遠遠大於官方修正後的數位。
原本對數位的認知和計量可以心平氣和地探討,各抒己見,最符合邏輯的可爲大家共同接受。可一旦有某種認知是權威的,不管有怎樣的破綻,都不容置疑和挑戰,否則要遭遇麻煩,這就意味着有什麼不該也不能讓公衆知道,公衆的想像就會被啓動。其效果相當於穿着比基尼的女郎在昏暗的街道上閒逛,這會刺激對那巴掌大布片掩蓋下的想像。如果可以一覽無餘,也許不會有人特別關注;如果套上伊斯蘭長袍,更讓人心無旁騖。而正是朦朧在看不見與看得見之間,才撩撥得人心絃振顫,春心蕩漾。可見物件的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刺激想像。
文革的時候有很多禁書,我們讀、傳得可來勁啦,現在想要看啥書都有,我們卻鼓不起勁了。特別是下一代年輕人,還有幾個在讀世界經典名著?可見,禁止纔會來勁,不禁止則啥興趣也沒有。新加坡的朋友告訴我,李光耀時代不容許公衆集會,所以很多人心懷不滿,嘖有煩言。到李顯龍時代,新加坡政府開闢了一個公園讓公衆集會,開始也人頭攢動、人山人海,但很快就平息了,最後只剩下幾個疑似精神不健康的人在那裡嚷嚷,可見最好的引誘和鼓勵都是「禁止」。
一旦人們可以自由地看清他們所想看的一切,他們就在不過如此、有啥稀奇的哈哈大笑中一鬨而散。這也與我在溫哥華裸體海灘上看到的一樣,因爲天體相見得失去了任何想像,人們只能垂頭喪氣地等到上帝敲響年度的生物鐘,於是穿衣服讓人類失去了發情期。我不是學生物學的,請讀者不要對我最後一句話太認真,我先趴下了,承認自己是胡言亂語。
話還是要回到資訊的發佈和管理上來,管理階層發佈的資訊必須千錘百煉,經得起邏輯和事實的檢驗,它的權威不是來自於行政的強制,而是來自於縝密和真相。如果做不到這兩條,還訴諸、依賴權力和強制,這相當於穿着比基尼在燈光黯淡的街道上晃悠,而又不許人家投來獵奇、穿透,甚至有些下流的眼光。這樣的資訊管理有點像街頭無聊的太妹,撩撥了人家,還把人家打一頓,與其淪落到這個地步,不如干脆衣冠楚楚或者回到裸體海灘,顯然,資訊管理的關鍵不是遮罩真相,而是不給想像留下空間。因爲一旦失去了想像,真相也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資訊管理的關鍵是公開透明,管理層要麼不發佈資訊,一旦發佈則一定嚴謹精準到了無可挑剔、無懈可擊,它經得起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質疑和挑戰,而不訴諸行政權力的任何支撐和保護。管理層公信力的提升在於光明頂上打敗六大門派的過程中,而不是龜縮在行政權力的卵翼之下。
所以強調資訊的公開透明,不僅出於良知道義,以及對公衆的知情權的尊重,更因爲啓動網路想像的成本太大了,屆時人們關注的就不僅是數位本身的準確與否,而且是數位不準確的動機,以及以往所有數位都假,甚至未卜先知地否定未來所有的數位的準確性。此時管理層渾身是嘴的解釋都無濟於事,這樣的猜疑一定嚴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而公信力恰恰是政府進行社會調控最寶貴的資源和最關鍵的依託。不能設想,在公衆懷疑政府的動機和資料真實性的情況下,大家如何還能齊心戮力,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