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改造抗體藥物 提升流感、抗癌藥效

中研院基因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宗益(右三)研究團隊發展出均相化抗體及糖晶片技術,對新藥研發有很大幫助。(湯雅雯攝)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改造抗體成功,發展出均相化抗體及新的糖晶片技術,對提高淋巴癌、乳癌流感的抗體藥效,甚至找出誘導殺死愛滋病的病毒,均有很大的進展,此研究成果7日登上最新一期《自然化學期刊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宗益表示,目前全球發展中的新藥,6成以上是單株抗體,但由於現行技術上的限制,目前市售的抗體藥物糖體的組成皆不是單一成分,而是含有多種不同糖體結構混合物,使製造過程及藥效無法完全掌握。

舉例來說,針對淋巴癌治療的抗癌抗體藥物「莫須瘤」,存在53種不同的唐分子結構,而抗體上的糖分子不但影響抗體穩定性活性,也影響抗體藥物的製造成本,因爲缺乏生產單一糖分子的均相化抗體技術,各大藥廠也積極研究如何解決此技術困難。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與糖基生醫公司突破瓶頸,發展出均相化抗體技術。此研究利用酵素反應,將抗癌、抗流感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抗體藥物的糖分子混和物,改造成具單一糖分子結構的均相化抗體,進而瞭解不同抗體的最適化糖分子組成,目前已找出對付淋巴癌、乳癌及流感的抗體,皆須同一個名爲SCT糖分子組成,今年初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也引起國內外學界及藥廠的高度重視。

實驗發現,均相化抗體技術可以提升抗體藥物毒殺淋巴癌細胞效果5.7倍,乳癌10倍、流感3、4倍,若研發新藥或改良舊藥成功,將是全球第一個單一組成的抗體藥物。糖基生醫資深副總林南宏說,由於新藥開發至少要10年時間,現階段目標是年底送臨牀試驗審查,舊藥改良目前法規上仍有很多規定,但仍希望縮短時程,審下審查時間,造福更多癌症病患

此外,研發均相化抗體技術須先突破糖分子合成上的瓶頸,中研院開發出的模組式合成法,僅須利用30種不同模組結構,即可合成出人體糖蛋白超過2萬多種N型的多糖結構,這些多糖分子將是研究糖蛋白功能製作糖晶片最有效的工具

中研院將糖晶片技術技轉給糖基生醫公司,將糖晶片上糖分子的密度提升並去除傳統糖晶片所遇到糖分子分佈不均勻的問題。利用鍍鋁糖晶片,可準確解析出在傳統糖晶片上無法顯現的抗愛滋抗體的抗原結構,對治療愛滋病來說是重大進展

吳宗益指出,這類抗體由愛滋病患者分離出來,可同時認識不同糖分子並與之結合,此新發現對往後愛滋病疫苗的開發應有相當大的幫助,論文昨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目前由糖基公司技轉糖分子相關技術,開發新藥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