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思維“到“留量思維” 餐飲業數字化轉型“加速跑”
當前,餐飲行業數字化進程持續加速。進入大衆餐飲時代,小門店大連鎖餐廳逐漸成爲主流,相應地,也對餐飲業數字化系統提出了新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餐飲企業經營模式的演變有着非常清晰的脈絡,從90年代的“單體大酒樓”到00年代的“直營連鎖”,再到10年代的“弱管控加盟連鎖”“強管控加盟連鎖”,餐飲企業對規模和效率增長的追求一以貫之。
2010年後,中國餐飲行業的走勢愈發明朗,從高端餐飲向大衆餐飲進行結構性轉型的趨勢不可逆轉,曾執一時牛耳的CS系統被貼上“傳統”的標籤。有人問:“楊國福有好幾千家門店,每個店去裝一臺服務器、做局域網,這現實嗎?”
如嘩啦啦等餐飲SaaS系統服務商就以這樣的顛覆者姿態出現。2020年4月,嘩啦啦旗下大數據公司與阿里巴巴、華爲、京東一起,成爲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的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商,入選《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產品及活動推薦目錄(第一期)》。
中國企業家智庫研究員胡楠表示,大衆餐飲時代,數字化轉型是熱詞中的熱詞,但餐飲企業需要這樣“留量思維”服務商,而非“流量思維”服務商。
回顧2010年以來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史,TO C思維是無往不勝的利器,它認定用戶的粘性是由習慣養成,只要投入大量補貼,用戶就會持續使用,進而產生粘性。因此在企業擴張期,用戶覆蓋量成爲最重要的經營指標。
但在TO B領域,TO C思維變得太理所當然。用流量思維做餐飲數字化,帶來的結果是隻有更容易受到補貼吸引、對數字化系統的使用程度並不深入,對產品的差異化要求並不高的用戶。
也因此,用TO C思維做TO B,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往往很“淺”。
至於連鎖餐飲企業,尤其是大中型連鎖餐飲企業,它們不再爲習慣和補貼買單,而是更願意爲效果付費。
“你只是給我一點補貼,但對我未來生存的加持有多少?我應該怎麼去管控食材的成本?怎麼提升對加盟商的管理能力……這纔是最核心的。”某老字號A股上市餐企運營總經理介紹。
也正因此,只有深耕餐飲鏈條的數字化轉型纔有可能成功。嘩啦啦執行董事劉涌是行業老兵,一次飯桌上有人說到“餐飲行業是又苦、又累、又髒的活兒,與互聯網相比它一點也不酷。”
劉涌回覆,致力於讓一個又苦又累的行業變得更好、更受人尊敬,這本身就很酷。截至目前,嘩啦啦客戶體量已突破40萬家,連鎖客戶佔比達82%。餐飲百強品牌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享受其提供的服務。
以供應鏈系統爲例,山東凱瑞集團搭載TMS運輸管理系統後,配送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25%以上;成都知名餐飲品牌71號豆湯飯董事長戴女士也說:“我在市場中沒有找到這麼完善的供應鏈系統”;濟南某知名包子品類企業採用了數字供應鏈後,每天由“中央廚房”爲其加工、配送原材料,該餐企原材料成本已降低8%以上……
“我們希望紮實前進,真正推動餐飲行業的工業化進程。”劉涌表示。
9月,中國服貿會菜籃子供應鏈委員會在京正式成立,嘩啦啦成功入選主席團單位。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副處長李婷也在發言中表示:“北京多來點(嘩啦啦)在數字化系統和實體供應鏈上的建設讓人欣喜……對餐飲企業進行一站式賦能,希望這樣的企業能多一點。”
劉涌也表示,目前中國的餐飲行業需要的絕不僅是數字化服務,基礎供應鏈服務同樣重要,目前,國內餐飲業基礎供應鏈尚處於缺失狀態。“這導致了在中國開餐館,就像在一個沒有電的地方創業,先要爲自己修一座電廠才行。”
因此他認爲,幫助餐飲企業獲取更大成就,軟件服務、數據運營、工業化賦能缺一不可。也就是說“要做中國餐飲工業化的推動者和基礎平臺的建設者,絕非是單純的軟件系統服務者。”(王峰)